弱束缚核12,14Be的基态结构新形态的探索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179018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8.00
负责人:徐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本基,阎喆,蔡晓鹭,樊广伟,白真,马朋
关键词:
核物质密度分布14Be基态结构形态弱束缚核12三体弱束缚Efimov量子态相对误差MOL[FMRange]模型
结项摘要

目前,对弱束缚核12,14Be基态结构形态的认识还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或不确定性。本项目拟利用大科学装置HIRFL-RIBLL,在完善透射法的基础上,精确(相对误差<2%)地测定弱束缚核12,14Be中能区的核反应总截面。运用全新、可靠的核物质密度分布提取方法- - MOL[FM,Range]模型对全能区(30MeV/A~1GeV/A)内的截面数据进行拟合,提取出精确的核物质密度分布,进而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确定它们的基态核结构形态。①对于12Be,探索三体弱束缚Efimov量子态存在的迹象,有望在核物理中首次确认Efimov量子态的存在。这对三体量子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价值。②对于14Be,有助于明确晕结构形态是属于"a core+2n" 还是 "a core+4n"。同时为在大科学装置HIRFL上开展其他弱束缚核的反应总截面的精确测量并可靠地提取出精确的核物质密度分布奠定实验基础。

项目摘要

我们提出利用测量反应总截面并用修正的Glauber模型提取核物质密度分布的方法来研究奇异核12, 14Be和8B。首先,对测量30 - 50MeV/nucleon下12, 14Be与C和Al的核反应总截面的实验可行性进行了细致研究,并优化和给出了详细的实验方案;然后利用790 MeV/nucleon的12Be与C的相互作用截面数据和单粒子模型计算大致确定了12Be基态s组分的上限为58%,从而验证了利用12Be核物质密度分布提取其基态s组分的可行性。若利用我们提出的12Be核反应截面测量实验预期得到的数据,12Be基态s组分的提取精度将有望达到9%。此外,本课题在合作组大阪大学M. Fukuda 课题组测量的30 - 110MeV/nucleon 区间8B与Be、C和Al的核反应总截面数据基础上,用谐振子分布(Harmonic Oscillator distribution)和汤川势(Yukawa function)对8B 的核物质密度分布进行了提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弱束缚核的新形态与连续谱效应的研究

批准号:1137501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裴俊琛
学科分类:A2702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通过衰变研究弱束缚核的结构

批准号:1123500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许甫荣
学科分类:A2702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库仑位垒附近弱束缚核熔合反应机制理论研究

批准号:1080506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冯兆庆
学科分类:A27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稳定弱束缚核近垒及垒下熔合、破裂反应研究

批准号:10375095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阮明
学科分类:A2702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