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盆地)隆升历史的古地磁学约束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403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1.00
负责人:张世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西西,张玉修,孟俊
关键词: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盆地高原隆升磁性地层学
结项摘要

印度-欧亚大陆的陆陆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和剥蚀,在高原腹地形成可可西里盆地。由于极为艰苦的野外条件,盆地西部新生代地层仍无精确年代限制,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到对高原隆升历史的理解。项目拟开展可可西里盆地西部新生代火山岩和陆相红层剖面的磁性地层学和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综合研究,建立较精确的年代地层格架和区域地层对比标志。利用同剖面沉积岩和火山岩互层出现的特点对比研究可可西里盆地地层可能存在的古地磁倾角偏缓问题。在倾角校正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腹地更完善的新生代视极移曲线,并将其与稳定欧亚大陆直接对比以实现对青藏高原和邻区构造短缩及旋转运动的定量约束。综合年代学、盆地分析和大地构造学的新成果,探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中高原腹地的隆升历史。

项目摘要

印度-欧亚大陆的陆陆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和剥蚀,发育在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盆地保存了对这一过程响应的记录。由于极为艰苦的野外条件,前人的研究成果集中在经线90°E以东的地区。项目设计致力于盆地西部新生代地层与东部的对比研究,以约束青藏高原早期隆起(原西藏高原)的时间和规模。本次目组在可可西里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区开展了古地磁学、沉积学、碎屑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组成研究。获得的结果支持以下结论:(1)可可西里盆地在古近纪是一个统一的、宽广的盆地。(2)可可西里盆地沉积的时间与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在早新生代隆升、剥蚀的时间一致。本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支持羌塘和拉萨地块在始新世期间开始隆升形成规模巨大、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3)可可西里盆地的沉积是对原西藏高原隆升和剥蚀的响应。范围如此巨大的原西藏高原,和全球始新世变冷事件有密切关系。.为了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的关系和了解沉积岩剩磁倾角偏缓以及局部构造旋转等问题,本项目与其他研究组合作将古地磁采样进一步扩展到羌塘地块南部、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地区,取得了如下重要进展:(1)藏南新的古地磁结果认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初始时间和古地理位置分别为~50 Ma和~24°N。(2)冈底斯地块则弄群古地磁和年代学同剖面研究提供了该地块~110 Ma期间的古纬度新结果,表明该地块与欧亚大陆之间在新生代期间存在广泛的陆内造山、大陆俯冲以及断层走滑, 支持冈底斯地块与欧亚大陆之间765.9 ± 266.4 km的南北向构造缩短很可能已为二者之间的褶皱带及走滑断裂所吸收。早白垩世措勤地区和喜马拉雅地块间存在63.2°的古纬度差,意味着早白垩世期间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之间的新特提斯大洋南北向规模达到7159.5 ± 266.4 km。(3)羌塘地块南部原填图认为的古新世地层经本次详细的年代学和古地磁学综合研究厘定为~104 Ma 的早白垩世。沉积岩与火山岩互层的研究建立了倾角矫正的可靠模式。研究得出羌塘地块这一时期和欧亚大陆主题已经拼合的结论。.项目已发表国际SCI论文4篇,Scientific Report 论文1篇。另有两项成果在整理中。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2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3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DOI:10.1360/SSTe-2019-0112
发表时间:2020
4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DOI:10.13866/j.azr.2022.02.13
发表时间:2022
5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DOI:10.18307/2017.0108
发表时间:2017

张世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27349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372141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14.6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340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27607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304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284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872076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7608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572019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01015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7318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可可西里盆地古近纪化学风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关联

批准号:4187745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靳春胜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青藏高原腹地二叠纪火山岩连续剖面的精细古地磁学研究

批准号:4130404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程鑫
学科分类:D04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49874022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曾融生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青藏高原东南螺髻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历史与构造响应

批准号:4130216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虎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