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入侵对当地植物病原菌种群结构的时空动态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估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7058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7.00
负责人:张汉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小兰,徐涛,陈林,郑文题,曾天,周婕,杨志平
关键词:
生态安全生态过程病虫害微生物生物多样性
结项摘要

It is rare to explore the ecological risk and effects of invasive plant on local plant pathogen community. In a long-term period after invasion, exotic plants, on one side, maybe accumulate pathogens and change the local plant pathogen community, which in turn influence the invasive process and consequence; on the other side, the fast-formed invasive plant population with high-density and low genetic diversity will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local pathogens of crops and native plants, and further produce great ecological risk. In this project, our research works will focus on temperal and spatial effects of an invasive plant Ageratina adenophora in south-west of China, to ask: (1)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cumulating leafspot fungal pathogens by A. adenophora? (2) does A. adenophora invasion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specialist and generalist pathogens in local ecsystem? (3) does the invasion of A. adenophora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he local pathogens of crops and native plant, and what is the ecological risk? The resulting data is theoreticall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s and feedbacks of local ecosystem invaded by exotic plants and, it is also practically important for development of biocontrol for A. adenophora invasion. In addition, it is able to provide novel research fields for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risk caused by invasive plant and control of local crop disease in future.

入侵植物对当地植物病原菌的结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系统性生态风险很少有报道。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入侵植物在不断积累自身病原菌的同时,也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病原菌种群结构,影响到入侵的过程和结果;其次,入侵植物这种快速形成的高密度、低遗传结构的环境会影响当地经济作物和自然植物病原菌的进化,进而产生潜在的生态危害。基于这些预期,本项目以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入侵的紫茎泽兰为研究对象,在大的时空尺度上研究:(1)紫茎泽兰积累叶斑病原真菌的规律、特征如何?(2)紫茎泽兰入侵是否影响了当地植物生态系统专有病原菌和泛病原菌的结构?(3)紫茎泽兰入侵是否影响了当地植物和经济作物病原菌的适应进化?其潜在的生态危害如何?研究结果将对人们了解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反馈有重要理论意义,对开发紫茎泽兰生防菌剂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此外,对于入侵植物的地区生态风险评估和经济植物疾病防控也可提供全新研究视角。

项目摘要

入侵植物对当地植物病原菌的结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系统性生态风险很少有报道。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入侵植物在不断积累自身病原菌的同时,也会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病原菌种群结构,影响到入侵的过程和结果;其次,入侵植物这种快速形成的高密度、低遗传结构的环境会影响当地经济作物和自然植物病原菌结构,进而产生潜在的生态危害。基于这些预期,本项目以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入侵的紫茎泽兰为研究对象,在大的时空尺度上研究:(1)紫茎泽兰积累叶斑病原真菌的规律、特征如何?(2)紫茎泽兰入侵是否影响了当地植物生态系统专有病原菌和泛病原菌的结构?(3)紫茎泽兰入侵是否影响了当地植物和经济作物病原菌的适应进化?其潜在的生态危害如何?研究结果发现:(1)紫茎泽兰叶含有多种坏死性病原真菌;其内生菌群落和叶斑病病原菌组成不同;接种试验表明当地的病原菌可以无症状地感染紫茎泽兰的叶子,暗示紫茎泽兰是本地植物病原真菌的有效宿主,能够改变入侵生态系统病原菌的种群结构;(2)紫茎泽兰的叶斑具有多种病原菌,其种群结构和毒力进化受传播方式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斑内的病原菌群落香农多样性降低;此外,垂直传输病原菌对寄主紫茎泽兰的毒力降低,但那些水平传播真菌的毒力增强。(3)紫茎泽兰携带的炭疽菌能够对当地经济作物草莓具有极大的疾病传播危害。研究结果对人们了解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反馈有重要理论意义,对开发紫茎泽兰生防菌剂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此外,对于入侵植物的地区生态风险评估和经济植物疾病防控也可提供全新研究视角。本研究主要结果已发表在《New phytologist》、《PLoS Pathogens》、《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植物学、病原学、微生物学领域的国际主流期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张汉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96007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6003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6015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恶性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种群遗传特性与入侵机制研究

批准号:3147182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宋卫宁
学科分类:C140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气候变化下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时空分布格局的预测

批准号:3150170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冼晓青
学科分类:C14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AM真菌在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中的生态功能研究

批准号:3087008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郭良栋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叶内共生真菌对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逃逸天敌作用的影响

批准号:3096007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张汉波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