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存在的一系列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突变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驱动机制仍不清楚,寻求高分辨率的地质记录和灵敏的气候代用指标详细分析气候的变化过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邙山黄土剖面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上,末次冰期沉积了迄今为止已知最厚的黄土地层(L1),保存有丰富的蜗牛生物化石,是进行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极好材料。本项目拟通过对邙山黄土(L1)进行详细的蜗牛化石研究,建立高分辨率的生物化石组合序列,重建末次冰期中原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历史,揭示千-百年尺度的快速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温湿度的组合关系,提取来自低纬度夏季风的气候变化信息,了解可能的半岁差周期影响,探讨该区区域性的环境演变特点以及与全球/区域性气候事件在时代和行为特征上可能存在的联系,可望为进一步探讨东亚季风千-百年尺度的气候演变规律提供可靠的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末次冰期以来川西黄土地层中蜗牛壳体化石记录与气候变化
末次盛冰期东亚和印度洋夏季风百年/千年尺度的突然变化
闽西石笋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研究
倒三冰期千年- - 百年尺度季风气候变率:豫、渝石笋记录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