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x基薄膜双稳电阻态及其非易失性电致电阻转变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090104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汪金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仁杰,周功程,刘美梅,苏文静,朱小健
关键词:
非易失性电阻式随机存储器RRAMSiOx基薄膜电致电阻转变
结项摘要

SiOx基薄膜具有与当前CMOS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兼容的先天优势,是新概念存储技术-电阻式随机存储器(RRAM)的理想侯选材料,而当前国际上相关研究尚处在现象报道为主的起步阶段,急需对该体系存储原理方面的清楚认识,从而为综合存储性能优化和器件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本项目从1)介质层晶态/氧缺陷/金属扩散等非均匀性、2)电极界面Schottky势垒与微结构和3)尺寸效应三方面影响因素出发,考察电脉冲和直流电作用下SiOx薄膜体和SiOx-电极界面的电输运动力学过程,阐明该体系双稳电阻态及其非易失性电致电阻转变的物理机制;同时筛选出1-2种具有强电致电阻效应,有望实现优良存储性能的SiOx基存储单元的材料与结构设计,掌握其制备技术。这对于早日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RRAM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贡献。

项目摘要

基于二元氧化物材料的电阻型随机存储器RRAM是新一代存储器的主要候选者,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众多二元氧化物中,高介电常数SiO2由于与CMOS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兼容的先天优势,是理想的候选介质材料。本项目采用电子束蒸发和磁控溅射技术,围绕工艺参数、器件结构、电极材料、尺寸等对宏观和微观电致电阻转变特性影响问题开展研究,阐明SiOx基RRAM中的电致电阻转变机制主要源于氧化物中形成的导电细丝的通断,同时筛选出了两种SiOx基单元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开关比和阻态保持时间分别达到1: 280,> 4000 s、和1: 102: 106,> 106 s,且性能优化空间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5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汪金芝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HfOx基薄膜微观结构缺陷及其电致电阻转变机制研究

批准号:5120219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谭婷婷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具有优异低场巨磁电阻和电致电阻的碳基薄膜的研究及其应用

批准号:90401013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章晓中
学科分类:F012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3

非晶碳薄膜中可逆巨电致电阻效应的研究

批准号:6100608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诸葛飞
学科分类:F0408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电脉冲诱发磁阻薄膜中可逆性电阻转变效应的研究

批准号:50202016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王群
学科分类:E02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