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生长室中完成了(14)C和(15)N对水稻植株的全生育期双标记,获得稻秸的(14)C比强为32.23μCi/gc·(15)N丰度为10.76%。示踪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在淹水土壤中碳素的年矿化量高于旱地土壤,和传统的概念并不一致。初步认为这是由于一些较难分解的代谢物和残留物,发酵条件下可能比诸好气条件易于分解。指出淹水土壤有机物料碳氮的分解模式并不同步,而在旱地则较一致。指出与旱地比较,水田生物能量的释放可能比较稳长。指出石灰性土壤总碳年矿化量的增加率和(14)C秸秆碳矿化量的增加率均大于非石灰性土壤,揭示了我国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非石灰性土壤的基本原因。已发表论文4篇,尚有多篇论文将陆续发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14C标记氰(C2N2)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转化
14C标记红霉素在植物-土壤中的行为归趋与生物转化
14C示踪法研究多溴联苯醚在土壤和土壤动物中的转化与归趋
14C标记卡马西平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