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方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应用组织学,免疫细胞化学、电镜、放射免疫学、生物力学等技术手段探讨补骨方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本课题选用新西兰制成核骨,3mm缺损标准骨折模型,经用补骨方,疫狗骨,丹参注射液及空白对照组等分别处理后检测术后3天至6周不同时间内血中骨钙素、降钙素、甲状旁腺素、生长激素等浓度、及运用光、电镜等观察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和骨折局部显微超微结构,同时检测局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矿含量变化。结果发现,较之疫狗骨和丹参注射液,补骨方能更有效明显地促进骨折愈合过程,缩短骨性愈合时间,该作用主要借助对内分泌腺影响而达到。本课题探讨了新的骨折模型的制作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骨折端应力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
接骨紫金丹对实验性骨折愈合不同时相骨痂量与质的影响
CGRP和SP递质共存对下颌骨骨折愈合影响及其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
应力松弛接骨板系统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