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伊氏锥虫弱毒株,用不同浓度8—氨鸟嘌呤和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对伊氏锥虫体外培养株进行诱导驯化,通过60—101天连续培养致弱,获得了伊氏锥虫HGPRT缺陷致弱株。生物学试验表明,缺陷致弱株除具有HGPRT外源途径合成DNA外,还有内源途径合成DNA,该虫株在无HT的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对小鼠致病力下降,感染小鼠虫血症和小鼠死亡时间比对照延长1倍多。抗体凝集试验表明,缺陷致弱株未发生抗原变异现象,用其制备的锥虫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达100%。交叉免疫试验表明,虫株间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超微结构显示,缺陷致弱株的动基体、核和核仁比对照组明显增大,核膜电子密度区也明显增宽。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基于MPE局部保持投影与ELM的螺旋锥齿轮故障诊断
伊氏锥虫HGPRT基因缺陷型虫株的建立及鉴定研究
伊氏锥虫抗人血清虫株的分子基础和进化特点
伊氏锥虫VSG抗原库建立及其免疫保护机理
伊氏锥虫基因分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