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模拟条件下的点坝侧积体时空分异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212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5.00
负责人:单敬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长江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相明,江山,邢翔,陈岑,陈川,徐博,马琳芮,曾文倩
关键词:
点坝构型动态演化模式侧积体构型主流线迁移
结项摘要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abundant about configuration analysis of meander point bar mainly stress on the results, not causes. To do so, a point bar identification and accurate method is presen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luvial outcrops, satellite images, modern deposition and the dynamic and static data of drilling, highlighting from the dynamic evolution viewpoint with the point bar structure element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spatial assemblages. The point bar configur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including the point bar and lateral accretion sandbody-lateral accretion interlayer. Different level quantitative structure and static-dynamic data of drilling are fitted to analysi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summarizing a set of point bar configuration methods. This research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and valu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geology theory and oil field development efficiency practically.

目前,对于曲流点坝构型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主要集中在"结果"上的分析和描述,而对于点坝内部侧积体"成因"上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鉴于此,笔者通过对河流相野外露头、卫片和现代沉积的原型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结合水槽物理实验模拟结果和开发密集井网的动静态资料,提出了一套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方法,并着重强调从动态演化角度去阐述点坝内部各构型要素的形成机理及其空间组合特征。点坝内部构型分2个层次,包括点坝层次、侧积体-侧积泥岩夹层层次。将不同级次的定量构型要素空间组合模式与钻井动静态资料分别进行拟合,层层解剖,分析点坝内部构型单元形成机制及演化机理,总结一套地下古河道内曲流点坝砂体内部构型方法。这一研究不仅对地下地质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项目摘要

基于地貌和沉积动力学过程的差异,曲流河侧向迁移存在多种迁移过程,不同的平面迁移模式具有不同的剖面二维结构。因此,尝试通过野外露头、卫片、水槽实验模拟和现代沉积学的研究,归纳不同水动力学机制和地貌学条件及大量现代沉积学曲流河不同构型要素河工参数的地质学统计结果,总结和分析曲流河侧向迁移过程及侧向堆积样式,实际上这是对曲流河时空分异机理的正演过程。通过密井网和生产动态资料,结合已建立的曲流河地质知识库及地质概念模型的指导,实现地下曲流河沉积结构的恢复,这又是对曲流河反演过程。通过上述研究思路,最终提出一套曲流河点坝识别及精细解剖方法,并着重从动态演化角度去分析和总结点坝内部构型要素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组合特征,基于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申请,并最终幸运地获得了批准立项,为期4年。当初获批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2)定性-定量模型的构建;(3)单砂体构型;(4)点坝构型;(5)侧积体构型;(6)确定影响侧积方式的水动力学参数;(7)侧积体动态演化模式;(8)井间构型分析与预测;(9)沉积模拟实验验证;(10)建立点坝侧积体动态演化模式,合计10项研究内容。通过近4年来的一系列基础研究工作,基本上完成了最初立项设想,取得的重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中下游曲流河7种平面迁移模式及其所匹配的6种剖面侧积体加积结构,其中平面迁移模式总结了有均衡扩张型、平移型、扩张+平移型、扩张+下游旋转型、收敛+下游旋转型、扩张+逆流旋转型和综合型,而其配套的剖面结构则各不相同;(2)提出了基于砂泥差异压实校正的小层精细对比方法;(3)在定性-定量模型构建过程中,针对吉林油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曲流河的规模进行识别,提出了初、末期河道流线包络线法、砂厚中心连线法和废弃河道法,完成对曲流河砂体构型解剖,这种曲流河构型解剖方法,对油田开发后期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10.047
发表时间:2021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单敬福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坝下冲积河道调整驱动水位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及演变机制

批准号:5187919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孙昭华
学科分类:E09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三江平原季节性冻融条件下农业非点源氮污染时空分异模拟研究

批准号:4117138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程红光
学科分类:D071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城市功能分区的碳收支平衡时空分异机制分析与模拟

批准号:4120159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吝涛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多模型优化与集成的流域土壤氮素淋失时空分异模拟与评估

批准号:4177110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廖凯华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