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尾榛鸡性选择及婚配制度的进化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193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孙悦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方昀,蒋迎昕,季婷,杨陈,赵金明,吕楠,胡运彪,刘秀生
关键词:
性选择婚配制度亲代投入亲子鉴定行为生态
结项摘要

斑尾榛鸡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鸡形目鸟类,是单配制物种。雌雄个体在繁殖投入以及对后代投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雄性个体具有明显的占区行为并在繁殖期间对雌性个体提供警戒,但不参与幼鸟抚养。当幼鸟出壳后,雌性个体会带着幼鸟逐渐从配对雄性个体的领域向外扩散。本项目以甘肃南部斑尾榛鸡种群为研究对象,从性选择理论出发,对该物种单配制的进化机制,及其对青藏高原特有环境适应性作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目标物种繁殖前期的配偶选择行为观察,阐明性间选择与性内选择压力的作用形式和强弱程度;通过放置标本模型实验来验证是否存在雄性对雌性的选择或者雌性为获得更好的雄性或食物资源而产生竞争的现象;研究婚外配现象以及对发生婚外配个体的选择性;研究孵卵期和育雏期的双亲投入差异;在研究区域对目标物种的可利用资源进行调查,加上遥测雌雄个体活动区大小与分布,阐明该物种单配制形成与当地特有环境的关系。

项目摘要

2011年-2013年,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斑尾榛鸡开展无线电遥测研究,重点研究春季领域行为、社群行为、性选择、繁殖等,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 斑尾榛鸡雄鸟春季占据领域, 研究表明配对斑尾榛鸡雄鸟春季的领域面积为 (9.049±1.541 ha, n=22),未配对雄鸟的领域面积为 (6.552±1.496 ha, n=11),不存在显著差异。斑尾榛鸡雄鸟春季通过振翅跳跃和振翅飞翔两种方式标记领域,斑尾榛鸡雄鸟配对组与非配对组在振翅飞翔行为的频次上差异不显著, 但在振翅跳跃行为的频次上差异显著,配对组具有更高的振翅跳跃频次。在配对期进行标本放置实验,考察领域内雄鸟对标本的反应。结果表明斑尾榛鸡不同雄鸟的领域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并与其领域内的柳树密度有关。实验得到警告率69.2%,打斗率为6.8%,自然观察到警告率25%,打斗率为8.3%。说明斑尾榛鸡领域行为主要以相对和平的方式进行,尽量避免高能量支出和身体伤害。. 对捕捉到的斑尾榛鸡雄鸟进行体重、体长、尾长等测量,判断其身体状况,并继续关注斑尾榛鸡雄鸟的眼睑指标:包括长、宽和厚度,还有其颜色的鲜艳程度。结果表明斑尾榛鸡的眼睑颜色和大小确实是其重要的性二特征,具有诚实性。检测斑尾榛鸡的主要寄生虫,发现身体状况较好的斑尾榛鸡体内具有相对较少的寄生虫。. 斑尾榛鸡的性选择与繁殖种群的性比密切相关。莲花山斑尾榛鸡的雄性比例达到0.64,雄鸟在春季存在激烈的领域竞争。收集卵孵化后的卵膜,通过这种无损伤的DNA取样方法,分析斑尾榛鸡的初始性比。实验采用两对引物(P2/P8, sex1/sex2)通过扩增CHD-Z和CHD-W基因。初步结果分析表明:斑尾榛鸡的初始性比(即雄性初生个体的比例)是0.55 ± 0.06 (77♂,65♀),并未偏离平衡性比(0.5)。采集到34巢220只子代的DNA样本(205卵膜和15胚胎),并获得了21巢母鸟的血液或羽毛样本以及15巢所在领域雄鸟的血液样本。通过12个微卫星位点分析表明,有4巢雏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父亲,即至少两个位点不符合孟德尔显性遗传规律;其余30巢雏鸟(88%)不存在婚外配现象。研究表明斑尾榛鸡主要为单配制的婚配制度。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孙悦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870305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870103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0223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870135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2000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7201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7035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170121
批准年份:1991
资助金额:3.3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400016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7046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0202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斑背大尾莺鸣唱-生境选择-婚配制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地理差异

批准号:30770309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李枫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斑尾榛鸡的保护遗传学和濒危机制研究

批准号:30370223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孙悦华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峨眉树蛙求偶场婚配制度的进化机制

批准号:3147044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吴华
学科分类:C0301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栖息地破碎化景观下斑尾榛鸡的生殖扩散适应机制及保护对策

批准号:3137221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方昀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7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