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该目标的实施将分解到各个地区,势必会对差距已很突出的区域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从理论上分析碳减排的区域经济效应及内在机制,提出应对碳减排不利影响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已迫在眉睫。本项目试图以我国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为依据,建立研究我国碳排放区域经济效应的一般均衡SCGE模型,分析碳减排对不同区域以及区域内城乡人均产出、收入和福利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探讨劳动力和资本流动、区间贸易和价格机制等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模拟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减轻碳减排不利影响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工具及组合的功效。在此基础上,将集聚经济内生化于模型中,研究碳减排背景下产业区间转移的内在机制,并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碳排放的动态博弈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本项目研究能填补碳减排经济效应研究领域的空白,也能为政府制定碳减排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50%。该目标的实现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现有文献多讨论碳减排对总体经济的影响,从区域层面展开研究的很少。本项目认为,由于中国区域经济之间差异明显,碳减排对各区域带来的影响必定不同,这可能会使本已很严重的区域差距进一步恶化,研究碳减排的区域经济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从中国的区域经济特征和碳排放现状出发,建立两区域一般均衡SCGE模型,采用区域统计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碳税、补贴和碳交易等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机制,并分析了政府为应对碳减排不利影响而可能采取的各种政策及组合的功效。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项目组利用中国省级和城市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从区域层面研究了碳减排与城乡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碳排放总量控制对人均产出、收入和福利在短期和长期均有负面影响,各区域受到的影响存在差异性;碳税、补贴和碳交易的区域效应受与之相关的政府预算约束的影响;应对碳减排不利影响的政策效果受制于地区之间的竞争博弈,与其他政策相比,提高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效果最大,但会对福利产生负面影响;碳减排影响区域经济的主要渠道是区域间要素流动和相对价格水平变化。(2)碳排放与城乡差距成正向关系,与城镇化成倒U关系,碳排放与城镇化和城乡差距的关系在区域之间呈现不同特征;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博弈策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FDI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碳减排都有贡献,其作用在区域之有所不同。(3)政府在选择碳减排政策手段及应对策略时,首先要考虑碳减排对区域差距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明确其目标是产出、收入,还是福利,不同的政策目标要求不同的政策举措;其次,要考虑预算约束对各种政策功效的影响;最后,需要着眼于区域政策之间的协调。.总之,本研究揭示了碳减排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及机制,丰富了气候变化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环境规制下区域发展研究提供了易于拓展的模型方法,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我国碳减排的成本有效性及大气污染协同控制效应研究
异质性生产技术下的我国省区碳排放绩效、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研究
碳减排项目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研究
碳税与碳交易政策的价格效应及其复合减排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