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向对接和网络分析的中药协同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0083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唐凯临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宇综,陶林,蔡锴晔,叶浩,刘雪平,叶立,徐小莲
关键词:
中药协同作用生物信息反向对接网络分析
结项摘要

中药被认为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来发挥功效。本课题拟选取单药(银杏叶)和简单复方(丹参三七复方)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他们的主要活性成分;然后通过反向对接、靶点蛋白家族统计分析等靶点自动搜索技术,结合文本挖掘分析活性成分潜在的作用靶点;有效整合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疾病相互作用以及靶蛋白通路三种功能网络信息挖掘主要作用靶点相关的生物分子相互关系,在分子水平揭示可能的中药协同作用机理;拓展和完善中药作用机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还拟通过文献挖掘建立中药活性成分靶点数据库,为中药协同作用机理的阐明和辅助药物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课题组基于中药活性成份及其靶点蛋白,综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统计以及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实现了预期目标。收集了中药活性成分靶点蛋白信息,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从小分子的成药性和多靶药物的功能两方面进行了预测。收集了协同诱导凋亡的中药活性成份分子对,从靶点和网络水平分析协同作用的特征,并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和特征参数的选择,总结具有协同作用的分子对的规律。选取银杏和丹参,根据反向对接计算可能的靶点,具体解析其活性成分作用机制。这些研究有助于探索中药活性成分协同作用的基本特征,对协同机制的阐明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的计算药理分析,将有助于中药传统功效和现代药理的探索研究。另外,课题组发展网络药理学分析技术应用于中药协同作用的机制研究,为中药复杂体系的系统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工具。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唐凯临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蛋白结合位点预测及基于GPU加速的反向对接研究

批准号:6130309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高军
学科分类:F02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因果脑网络分析的针刺穴位特异性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07121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白丽君
学科分类:H27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脂肪酸、氨基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代谢网络分析的中药肝毒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6069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熊印华
学科分类:H3217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脑结构-功能网络分析技术评估中药干预aMCI效用的纵向追踪研究

批准号:8117346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占军
学科分类:H3303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