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化动态光网络中的关键器件,波长选择开关(WSS)是目前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外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对其展开研究,技术途径多种多样,其中最有前景的是微电机系统(MEMS)和液晶两种技术。国内对WSS 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据了解,目前只有武汉邮科院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在合作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方案是基于MEMS 技术。本项目对基于液晶技术的多波长光交换方法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偏振光控制方法,以液晶阵列和双折射楔角片配合,控制入射偏振光的反射角度,完成光信号的路由选择,实现多波长光交换功能。据调查国内外资料,目前尚无其他研究机构采用这种光束控制方法,基于本研究方案,可以探索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SS 器件结构。
智能化光网络要求ROADM节点具有波长粒度的光交换功能,而基于波长选择开关技术的ROADM节点,具有目前最好的波长配置灵活性,因此多波长光交换技术成为当前光纤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项目研究一种基于液晶技术的多波长光交换方法,以多级液晶阵列+双折射晶体楔角片构成偏振光控制器,进而以此光束控制器为核心,研究了一种多波长光交换模块。对模块的参数进行了理论设计和仿真分析,基于对模块的通带和串扰特性的要求,得到了优化设计参数。对模块的谱线特性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了理论设计的正确性。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种基于液晶技术的波长选择开关技术方案,并申请了技术发明专利。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工作,项目组发表了SCI收录的学术论文3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另有3项发明专利处于受理审核中;总共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其中已毕业2名,在读3名。项目计划顺利完成,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工作,项目组在多波长光交换模块的结构创新和参数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的产学研结合,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波长选择开关模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基于相似日理论和CSO-WGPR的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基于光纤参量放大器和液晶硅波长选择开关的全光多波长自适应色散补偿技术研究
新型液晶全息光交换开关研究
面向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波长可重构光交换网络技术研究
单光子波长变换及量子波长交换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