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已经使老年痴呆成为严重的社会负担,而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已知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 Aβ)在脑内的过度沉积是AD发病的核心基础,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 degrading enzyme, IDE)在体内可以有效降解Aβ,减少其沉积,因此与AD密切相关。我们前期工作发现IDE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以通过改变其转录活性参与AD发病,但目前国内外关于IDE启动子区缺乏基础研究,限制了对其深入研究。本课题拟确定IDE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和核心启动子区,鉴定作用于核心区的核转录因子,研究其调控机制,并深入探讨与AD发病相关的基因型在启动转录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将为明确IDE启动子的表达调控机制,探讨IDE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为今后治疗学靶点的研究奠定基础。
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 IDE)是能够降解Aβ的关键蛋白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病密切相关,编码胰岛素降解酶的基因(IDE)是AD的易感基因之一。我们采用5’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确认IDE基因的5’ UTR序列长度为32bp,IDE基因存在单一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翻译起始点上游32bp处,碱基为G。我们采用采用片段“缺失”策略确定IDE核心启动子区,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了15个不同长度的IDE基因5’非翻译区片段,以pGL3-Basic质粒为载体,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不同长度的IDE启动子报告基因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和N2a细胞中,分别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我们发现,最短的质粒(-385/ +133)在HeLa和N2a细胞均具有最高的启动子活性。但在两种细胞中,-39/+133质粒和-1360/-329质粒的转录活性几乎达到空白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表明,IDE转录激活位于-329~-39,该区域为基础核心启动子区。此区内存在HIF-1(-316),NF-kappaB(-271),CDF-1(-178)和Ap2结合位点(-134)。同时,我们探索了IDE近似启动子区多态性(rs7099761)与散发性AD发病的关系,但在两组之间没有检测到统计学差异。我们的工作为研究IDE基因的转录调控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β-淀粉样蛋白代谢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变异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猕猴模型
犬尿氨酸通路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
胰岛素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