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西太平洋9个深海钻探(DSDP)和大洋钻探(DDP)及其他深海柱状样岩芯中的微体化石进行定量分析,从属种组合、群落结构、形态特征、演化活动和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养成分等方面,并结合沉积物岩性特征,研究了西太平洋始新在晚期以来古海洋学,特别是深部水团的演化历史。识别出发生在渐新世早期(P18),渐新世中期(P21),中新世最早期(N4),中中新世早期(N8)和上新世晚期(N21)的5个介形虫演化事件及中新世末期碳偏移,早-中上新在暖期和上新在晚期变冷等事件,反映全球大洋由新生代早期的“暖水图”向现代“深冷水图”逐步演化在西太平洋的响应。比较研究了西北太平洋晚第四纪风尘沉积和冰期旋回,指出两者非线性关系;研究了南海中更新世陨石事件其时代及对环境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盐度对虹鳟和硬头鳟幼鱼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晚中生代-新生代西太平洋的古纬度:利用国际大洋钻探项目岩芯和陆地样品的古地磁对比性研究
南海晚第四纪气候与深部水团演变的沉积记录
基于钻孔雷达与数字摄像的深部岩体精细探测基础研究
深部碳循环对典型大洋海山链碱性玄武岩的成因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