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感应加速器可以用于加速强流离子束,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以及重离子聚变的相关物理问题研究。这些应用对离子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即同时满足强流(>1A)和低发射度(<1 pi*mm*mrad)两项指标。功率密度大于10^8W/cm^2的激光照射固体材料表面时,将产生低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从等离子体中可能引出强流高亮度的离子束。本项目拟利用流体物理研究所现有的1MV高压感应叠加装置,和100mJ的Nd:YAG激光器,开展高能强流脉冲激光离子源研究。高能量有助于削弱空间电荷效应对离子束品质的影响,降低对强约束磁场的要求,相应的脉冲缩短可以缓解总电荷量对脉宽的压力。我们将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认识全过程的物理机制,解决引出强流高亮度束的限制因素,优化系统设计。
本项目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高能强流脉冲激光离子源的物理机制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下面简单概述完成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将2MeV注入器改造为1MV的脉冲高压源,结合现有的激光器,ICCD、光谱仪,与新设计制作的引出与测量系统,激光聚焦系统等,建立了激光离子源试验平台。在此平台上,我们开展了激光离子源试验研究。.1、等离子体自由膨胀试验的测量结果显示,典型的等离子体脉冲宽度约6.1μs,前沿1.7μs,后沿~11.6μs,离子流脉冲峰值滞后激光脉冲~6.1μs,激光等离子体自由膨胀的平均轴向速度~2.1cm/μs。根据测得的离子强度,推算出等离子体密度为1.8e16~1.5e17 cm^-3。.2、测得的激光等离子体的发射谱线大部分是Cu原子的谱线,以及信号很弱的一条Cu+离子谱线和一条Cu2+谱线。根据测量得到的铜原子谱线特征,可以推算出等离子体电子温度为1eV,电子密度为1.4e16cm^-3。.3、当铜靶上的激光功率密度~1e9W/cm^2,引出电压~0.8MV,电压脉冲相对激光脉冲延迟1~4μs时,从激光等离子体中引出了流强>1A,归一化发射度<1pi•mm•mrad的铜离子束。引出电压延时<1μs时,等离子体未充分膨胀,无法引出离子束;延时5~12μs时,等离子体到达阴极头,引出机制复杂;延时12μs后,引出电场作用在等离子体云团的后端面,离子束流强高,电子束流小,但离子束要穿过前方的等离子体,束品质太差。.4、比较典型的引出离子束发射度测量结果为126 pi•mm•mrad,对应Cu+的归一化发射度0.6552 pi•mm•mrad。引出电压相对于激光脉冲的延时对发射度影响很大。延时1~4μs时, 发射度变化不大。当延时增大到6μs左右时,发射度图像变差,但还能推算出相应的发射度。8μs时,已经无法得到有意义的发射度图像。到延时12μs时,发射度图像更差。.对激光离子源全过程的仿真模拟揭示了很多物理规律与物理特征,比如等离子体密度、温度、压强和膨胀速度以及它们随距离和时间的变化规律,还有激光烧蚀靶材和等离子体屏蔽等在试验中无法观测的现象。仿真得到的等离子体密度以及发射谱线与试验结果符合得也比较好。.系统的文献调研加深了对激光离子源工作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试验现象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二元悖论是否是真实的货币政策约束
利用双脉冲激光优化强流高电荷态激光离子源研究
高能激光离子源的研究
强流脉冲真空电弧镀膜技术的研究
高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动态真空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