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采用FSP技术制备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研究FSP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的变形行为及机理。以FSP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热稳定性研究为基础,采用恒定应力和恒定应变压缩实验测定FSP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的流变应力、延伸率、应变速率敏感性等塑性变形行为表征参数。采用TEM、SEM、XRD、EBSD技术分析FSP超细晶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尺寸、形态、取向的变化,以及位错组态、晶界滑动和晶界错配的演化规律,阐明FSP超细晶材料的变形行为,探讨FSP超细晶材料的变形机理,寻求建立适用于FSP超细晶材料变形的理论模型。
本研究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技术制备了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研究了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的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的变形行为及机理。在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热稳定性研究基础上,采用单轴拉伸实验方法测定了超细晶铝合金材料的流变应力、延伸率、应变速率敏感性等塑性变形行为表征参数。采用TEM、SEM、XRD、EBSD等技术分析了超细晶材料塑性变形过程中晶粒尺寸、形态、取向变化,以及位错组态、晶界滑动和晶界错配的演化规律,阐明了搅拌摩擦加工制备的超细晶材料的变形行为,探讨了超细晶材料的变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强制冷却条件下,采用旋转速度为600 rpm,前进速度为300 mm/min,可成功制备出平均晶粒尺寸为500nm的超细晶2024铝合金材料。搅拌区存在较强的{113}<110>择优取向,取向差分布呈现3°和47°的双峰现象,大角度晶界占86%;热机械影响区为{001}<110>R-cube择优取向,大角度晶界占37%;母材区为{124}<211>R择优取向,大角度晶界占86%。连续动态再结晶是晶粒细化的主要机制。超细晶材料在250℃温度以下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热稳定性。宏观织构(332)[1-10]造成了超细晶材料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当变形温度为350℃,应变速率为0.0001 s-1,超细晶材料的加工硬化率指数约为0.3,延伸率达到400%,表现出超塑性特征。超细晶铝合金的高温变形机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50℃~250℃,主要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动态回复为主要的软化机制;250℃~400℃,位错滑移为主要变形机制,晶界滑移为辅,连续动态再结晶为主要软化机制,出现亚晶超塑性变形。400℃~450℃,晶粒急剧长大并且分布不均匀,晶界成为软化界面,出现沿晶韧性断裂。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晶界特性对搅拌摩擦加工超细晶铜力学行为的影响
搅拌摩擦加工镁合金细晶强化行为表征
搅拌摩擦加工超细晶镁合金塑韧化机制研究
超细晶材料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