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我国陆地面积43.5%的寒区是我国多数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降雨在多年冻土活动层、季节性冻土中的迁移、转化是寒区水文过程的主体,而高山寒漠带分布广、面积大,降水较多,缺乏植被的蒸腾和降水拦蓄作用,气温低、蒸发微弱,产流系数很高,系寒区流域的主产流区,但相关研究基本空白。本项目拟以黑河源头高山寒漠带为研究对象,利用大量先进仪器,开展高海拔地区气象因子、蒸散和凝结过程、冻土一维水热传输过程以及水量平衡观测等野外试验,揭示高山寒漠带气象因子垂直梯度变化规律,定量评估高寒地区蒸散和凝结过程,分析高山寒漠带的水循环机理和水文效应,为寒区流域水循环研究提供第一手观测资料和机理支撑。本项目将是国内第一次专门针对高山寒漠带水循环过程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可充实我国高山寒漠带极为稀少的气象数据库,并能够填补我国高山寒漠带蒸散和凝结过程研究方面的空白。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祁连山高山寒漠带冻土导热系数观测实验研究
疏勒河源区高山冻土-植被景观对水文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黄河源冻土区生态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高寒资料匮乏河源区地表特征性要素影响的水文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