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工程引起水体浑浊对造礁石珊瑚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614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李秀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晖,雷新明,张成龙,周国伟,叶承
关键词:
造礁石珊瑚生理响应阈值海洋工程沉积速率
结项摘要

近岸海洋工程实施过程中伴随的挖泥抛泥等活动会显著改变附近珊瑚礁区的水体环境,降低到达珊瑚表面的光照强度,增加颗粒物在珊瑚表面的沉积,引起珊瑚组织的窒息死亡,最终导致珊瑚群落的退化。本项目以近岸工程频繁的鹿回头珊瑚礁区为研究区域,以主要造礁石珊瑚类群为研究对象,运用饱和脉冲调制荧光技术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挖泥活动之前、期间和之后主要造礁石珊瑚类群光合生理、异养代谢、钙化生长和能量储备的变化,分析不同造礁石珊瑚应对颗粒物沉积和弱光抑制的生理响应机制;通过在野外建立固定样带,采用现场统计、照相和录像的方式,研究主要造礁石珊瑚类群的形态特征与部分死亡率和群落结构改变的关联;配合环境因子监测,探明造成主要造礁石珊瑚类群生理胁迫、部分死亡及群落改变的主要影响因子,确立引起三亚珊瑚礁退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的阈值。该项研究可为三亚珊瑚礁区的水质管理、石珊瑚资源保护以及近岸海洋工程合理施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近岸海洋工程实施过程中伴随的挖泥抛泥等活动会显著改变附近珊瑚礁区的水体环境,降低到达珊瑚表面的光照强度,增加颗粒物在珊瑚表面的沉积,引起珊瑚组织的生理胁迫和窒息死亡,最终导致珊瑚群落的退化。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本项目以三亚榆林湾和三亚湾两个独立的近岸工程引起的极端浑浊事件,探讨了近岸工程前后水体环境状况的改变;结合珊瑚生理代谢参数和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改变数据,探讨了造礁石珊瑚对水质浑浊的适应和响应机制,认识近岸工程和土壤侵蚀引起的大量颗粒物沉积对珊瑚礁所带来的危害。研究结果对我国珊瑚礁的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基于本项目的实施,共发表SCI论文10篇,申请专利1项,参加国际会议2次。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4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DOI:
发表时间:2015
5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李秀保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造礁石珊瑚及其共生藻类对水温异常的响应研究

批准号:90211015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黄晖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石莼绿潮对造礁石珊瑚影响的生理与生态学机制研究

批准号:4147613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秀保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10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造礁石珊瑚对富营养化和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及适应潜力

批准号:4180613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许莉佳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营养盐输入对海南岛东部沿岸典型造礁石珊瑚全共生体的影响

批准号:4187619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周国伟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