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1的永磁共振成像无创测温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7156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5.00
负责人:唐晓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晓庆,闫天翼,余开,廖叶子,宋秀红,王犁野,刘伟峰
关键词:
豫时间驰无创测温永磁MRI肿瘤热疗
结项摘要

Non-invasive temperature mapping is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hermia and clinical diagnosi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MRI non-invasiv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Permanent magnet MRI system has low cost and the intraoperative openness, is feasible and convenient for non-invasive temperature mapping. But this system has two problems: accuracy and real-time. In this project, shimming theory of the magnetic field uniformity will be studied to increase the system Signal-to-Noise-Ratio, and dynamic active shimming method will be used to improve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ccuracy; a parameter model and MRI pulse sequences will b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T1 weight imag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al-time of non-invasive temperature mapping.

研究温度信息无创提取方法,不但对肿瘤热疗技术发展有重要作用,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MRI无创测温已成为无创测温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永磁型MRI系统具有成本低、容易实现术中无创测温所需要的开放度,用于无创测温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但目前永磁MRI无创测温存在测温准确性和实时性两大难题。本项目将研究影响磁场均匀性的各因素作用规律的综合匀场理论,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形成适用于永磁无创测温高精度需要的动态主动匀场方法;在基于T1方法的永磁MRI无创测温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参数模型研究方法,对永磁MRI序列等方面展开研究,重点探讨提高永磁无创测温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的理论和技术。

项目摘要

目前永磁MRI无创测温存在测温准确性和实时性两大难题。本项目基于T1永磁MRI无创测温理论,采用参数模型研究方法,重点研究提高永磁无创测温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的理论和技术。本项目获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成果:. 1 建立T1无创测温的模型。分别建立了CuSO4稀释溶液与猪肝的测温数学公式,基于0.4T低场永磁MRI的T1 加权成像能较准确测量高温猪肝(含脂)和溶液(单一非脂)的温度(误差不超过±1℃),每层温度图像的获取时间在5s以内,可以用于实时温度监测。. 2 提出变密度k空间采样与k-t GRAPPA重建算法。变密度k空间采样与k-t GRAPPA重建算法相结合,避免了训练数据、模型、迭代计算的使用。在k空间降采4倍时,加热区域温度仿体实验的均方根误差低于0.3℃,人体实验误差低于1.1℃。重建图像保持了较高的信噪比,每帧的重建时间仅为1s,能够实时重建图像。. 3 低场下探究了重复时间(TR)对均匀加热猪肝组的测温准确性的影响。当自旋回波(SE)序列的参数TR=400ms时,测量温度与实际温度最接近,平均误差为±0.5℃,均方根误差为0.6℃,优于TR=800ms和1200ms时的测温结果。基于序列参数TR优化序列的测温实验能够较准确地测量猪肝组织温度,每层图像的获取时间在15s内,基本满足临床温热疗法的测温要求。. 4 高场下对比了固定参考相位和动态参考相位的方法。基于固定参考相位的测温方法的平均误差为±2.2℃,均方根误差为2.2℃,而基于动态参考相位方法测温的平均误差为±1.1℃,均方根误差为1.1℃,每层图像的获取时间在5s内,基本实现了实时测温的需求。. 5 发明了一种基于微带线的平衡驱动式磁共振射频线圈。本项目通过改变微带线的结构和驱动方式,延伸其磁场覆盖的范围,增加可成像的面积。本项目制作了适用于人体成像和动物实验的单通道、四通道、六通道等射频线圈,并在北京大学CMR磁共振平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信噪比高且没有伪影,适用于高场强、频率为123.2MHz的医用平台。. 综上,低场下基于优化选择的SE序列和高场下基于动态参考相位测温技术对肿瘤热疗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和科研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3

环形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负载换向的解析模型

环形绕组无刷直流电机负载换向的解析模型

DOI:
发表时间:2017
4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5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DOI:
发表时间:2020

唐晓英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47174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柔性线圈的下肢和足部磁共振无创灌注成像研究

批准号:8157166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珏
学科分类:H2701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的无创测温方法研究

批准号:6137401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苏日建
学科分类:F030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磁感应磁声无创测温与成像研究

批准号:1127417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马青玉
学科分类:A2303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磁共振成像和频谱对精神损伤的无创性评估研究

批准号:30371578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赵虎
学科分类:H25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