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10-20天季节内振荡空间分布型及其与入梅迟早关系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507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姚永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余志豪,胡春迪,尚国伟,荀爱萍
关键词:
空间分布型梅雨热带季节内振荡
结项摘要

Based on our study,the results show that 10-20 day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 another important mode compared with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JO). 10-20 day oscillation plays a key role on the Meiyu onset, and is not considered sufficiently.10-20 day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fferent patterns,which coupled with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lead to the early Meiyu events or the late Meiyu events. Using both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model simulations,the mechanism of the pattern formation of 10-20 day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 revealed. The influences of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10-20 day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n the onset of Meiyu, and their effective process are also presented.The predicative signal is detected accordingly so as to provide the rules for predicting Meiyu.

预研究结果表明,与热带季节内振荡MJO(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相比,10-20天季节内振荡也是另一个重要模态,对梅雨有显著影响,而对其研究却较少。热带10-20天季节内振荡有不同空间分布型,不同空间分布型与中高纬度低频信号配置对入梅迟、早具有显著影响。本项目用统计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热带10-20天季节内振荡空间分布型的成因,揭示不同空间型对入梅迟、早的影响机理,影响过程及其影响前期信号,为预测梅雨迟、早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季节性北推的产物,其开始时间迟早决定了长江流域夏季降水量的多寡,与该地区夏季洪涝灾害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梅雨降水与季节内振荡关系密切。夏季在东亚和热带太平洋,10-20天和30-60天低频振荡是两个主要低频模态,均对梅雨降水异常有贡献,但它们对入梅日期的影响不明确。项目的研究结果表明:(1)入梅早年热带10-20天季节内振荡的空间分布为从南海、中国南方到长江流域的三极型分布特征;入梅迟年为南海和中国南方反相变化的偶极型空间分布型;(2)中高纬度10-20天季节内振荡对应的遥相关波列传播和热带地区10-20天低频演变共同影响入梅迟早,入梅早年(迟年)中高纬度异常低频信号源于波弗特海(西伯利亚),并向西(东)移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向北传播三极型(偶极型)热带低频异常叠加影响入梅;(3)对比分析10-20天以及30-60天低频振荡与入梅迟早的关系,证明30-60天低频振荡是与入梅迟早关系更密切的低频信号。ENSO在维系30-60天低频强度和入梅迟早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前期春季30-60天低频强度,EP-ENSO指数以及CP-ENSO指数建立统计模型预测梅雨入梅日期,具有较高回报和预报入梅迟早的能力。本研究揭示热带地区30-60天低频强度变化与入梅迟早的关系,对提高入梅预测水平具有一定重要意义。.. 通过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印度洋增暖不仅引起热带30-60天低频振荡第5位相频数异常增多和强度异常增强,而且造成该地区降水异常增多,进而激发赤道西太平洋-欧亚遥相关波列,对中高纬度环流场产生影响。因此,印度洋增暖可能引起热带和中高纬30-60天低频变化,结果有助于增进全球变暖下热带低频变化的认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3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姚永红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及其与热带低频振荡的关系

批准号:48970237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李崇银
学科分类:D0505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热带季节内振荡与南亚高压季节内振荡之间相互作用

批准号:4157504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林爱兰
学科分类:D050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热带季节内振荡与天气尺度扰动之相互作用

批准号:4137510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徐邦琪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可预报性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批准号:4117506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丁瑞强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