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蠕变与应力松弛转换预测技术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7500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郭进全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阳工学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勇,苗晓鹏,王立新,孟伍州,师会超,张伟
关键词:
蠕变转换预测加速试验应力松弛
结项摘要

高温蠕变和应力松弛行为的评估与预测,是高温装备结构设计和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内容。转换预测技术既减少了耗时耗力的试验量,又利于提升我国高温装备制造业水平及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学术和工程价值。转换预测的核心是蠕变松弛的蠕变速率的内在关联。本研究分析和克服现有转换技术的缺陷,通过动态蠕变松弛、重复加载、简单拉伸等多种试验,分析研究两者宏微观方面的物理和内在机理及其关系,建立蠕变和松弛过程中的蠕变速率的关联模型,将连续损伤理论引入应力松弛,构建松弛本构,综合利于高温试验开发、数值计算方法、图解法等技术,实现两者的相互转换,进行性能预测,发展和构建加速试验、数据转换的行为预测和寿命评估新技术新方法,为我国高温装备结构设计和可靠性分析提供新理论和新路径。

项目摘要

本项目主要从蠕变与松弛的宏微观关系、蠕变向应力松弛的转换和应力松弛向蠕变的转换三方面展开了研究。通过相互匹配的适当时长的蠕变、松弛试验,分析、比较试验前后两者的微观组织结构,发现两者的微观机制是基本一致的。把三阶段蠕变速率统筹为平均蠕变速率,构建了蠕变—松弛转换模型和方法;基于Schlottner-Seeley蠕变评估原理,构建了基于当量蠕变速率的蠕变预测模型,消除了蠕变断裂数据离散性的影响;将连续损伤原理引入应力松弛,构建了应力松弛连续损伤本构方程,实现基于连续损伤原理的蠕变-松弛转换预测。运用松弛是变应力下的蠕变的原理,基于应力松弛时间硬化模型和Tanaka-Ohba重复加载松弛本构,构建了松弛蠕变增量模型,实现松弛-蠕变转换;基于Logistic和Maxwell松弛方程,用宏观当量松弛蠕变速率来模拟稳定蠕变速率,构建了松弛-蠕变转换方程,克服了现有方法诸如过大初始塑性变形的本质缺陷。前述转换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良好的吻合性。蠕变和应力松弛行为的评估与预测,是高温装备结构设计和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内容。转换预测技术既减少了耗时耗力的试验量,又利于提升我国高温装备制造业水平及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学术和工程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9.0538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郭进全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结构面应力松弛特性及其与蠕变和长期强度的关联性研究

批准号:4160230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昂
学科分类:D070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纤维基体高温蠕变匹配性与SiCf/SiC高温蠕变行为关系研究

批准号:5177230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周海军
学科分类:E0204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不同应力路径下路基软粘土的蠕变特性与蠕变模型

批准号:5060902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曾静
学科分类:E09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高温服役构件蠕变状态的多参数化表征与剩余寿命预测

批准号:5137114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刘新宝
学科分类:E010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