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骨盆骨折移位的影像学测量与诊断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152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吴新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宇能,赵春鹏,杨明辉,孙旭,吴宏华,曹奇勇,朱仕文
关键词:
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影像学
结项摘要

骨盆骨折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虽然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可以恢复骨盆的解剖和稳定,但是手术创伤过大、并发症较多,因此闭合复位、经皮固定成为骨盆骨折治疗的新途径。由于骨盆结构复杂、移位方向多变,目前术中通过二维影像判断骨折的复位质量比较困难,从而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本研究使用测量软件对尸体标本建立的各种骨折模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探讨各种类型骨盆骨折移位的影像学特征,分析骨折复位后的影像变化规律,得出判断骨盆骨折复位效果的影像学理论,总结出以影像学特征变化为基础的骨折闭合复位的方法,从而为骨盆骨折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项目摘要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不稳定骨盆骨折移位的影像学测量与诊断》是通过X线的测量精确的判断骨折移位方式和程度,并确定了个体化的投照体位,对患者进行最终的治疗。. 根据对移位的骨盆进行X线透视,定义了以同侧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中点为投照中心的“改良骨盆正位”,在改良位置进行新的X线检查,对比双侧的解剖标志,在X线片上测量后,利用简单的数学公式就可以计算得出骨盆矢状位旋转的角度。. 在计算出骨盆移位的角度后,我们通过将骨盆与手术台相对固定后,利用新设计的“骨盆旋转复位架”对骨盆进行精确的复位,复位后可以在复位架上连接外固定架夹钳,达到术中的临时固定。. 复位及固定满意后,利用C型臂摆出“骶骨翼侧位”。“骶骨翼侧位”要求患侧的坐骨大切迹与健侧的髂前上下棘间的切迹重合。在确定的安全区内可以进行螺钉固定。. 本研究从骨盆骨折的诊断开始,对骨盆移位进行分析和测量,利用复位架精确复位和临时固定,最后通过对安全区的透视进行螺钉的安全固定,贯穿骨盆骨折的诊治,涵盖了术前、术中的几乎所有治疗细节,对临床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吴新宝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医学影像的骨盆骨折复位过程软组织约束个性化建模研究

批准号:6187101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新宝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骨盆骨折闭合复位中空间算法的建立及优化

批准号:6177148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立海
学科分类:F0124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影像组学的老年髋部骨折风险评估

批准号:8177183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程晓光
学科分类:H27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计算机辅助骨盆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的研究

批准号:8147214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郭晓山
学科分类:H06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