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蛋白激酶C-δ(PKC-δ)在热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建立热耐受口腔鳞癌细胞株及热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模型基础上,通过免疫共沉淀耦联质谱技术,结合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验证,筛选出热诱导下PKC-δ相互作用蛋白;免疫荧光技术对PKC-δ蛋白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转位及共定位分析,探索热诱导下PKC-δ不同的亚细胞作用底物及相关调控因子;以PKC-δ蛋白作用底物及相关调控因子为靶标,采用基因转染及RNA干扰技术,进一步明确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PKC-δ信号转导通路及关键调节因子(包括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揭示PKC-δ在热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特殊功能意义,从PKC-δ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索肿瘤细胞热杀伤及热抗拒性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分子机制,找到热杀伤口腔鳞癌的关键靶点,为提高肿瘤热疗疗效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
蛋白激酶C-δ(PKC-δ)是细胞凋亡或生存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参与者。本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了热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过程中PKC-δ信号通路及调控机制。证实PKC-δ裂解活化是热诱导口腔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通过梯度加温技术建立了热耐受Tca8113细胞;发现热诱导后Tca8113细胞中PKC-δ发生核转位及断裂,而耐热Tca8113细胞未出现明显的PKC-δ核转位及断裂;筛选出与PKC-δ相互作用后可能促进热诱导细胞凋亡的蛋白39个,可能抑制热诱导细胞凋亡的蛋白16个。发现PKC-δ磷酸化PLS3是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一个关键分子事件;热休克蛋白分子27(HSP27)能通过阻断磷脂爬行酶3(PLS3)与PKC-δ的相互作用,抑制PKC-δ磷酸化PLS3,下调PLS3的活性、抑制线粒体上心磷脂(CL)转位和凋亡发生。研究揭示了PKC-δ在热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特殊功能意义,为提高肿瘤热疗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PDGF-BB/PDGFR-β介导口腔鳞癌细胞诱导成纤维细胞重编程活化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Notch信号通路在口腔鳞癌中的多向调控作用及其阻断研究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热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的调节及机制研究
蛋白激酶D在口腔鳞癌细胞生态位重建和适应中的作用和机制
GDF15在口腔鳞癌TPF诱导化疗和调控AKT/ERK信号通路中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