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P70调节线粒体基因转录和增强功能参与病毒感染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新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258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7.00
负责人:杨守京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静,余璐,崔继红,张亚青,赵君,赵晓,刘振锋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汉坦病毒线粒体神经元保护转录因子
结项摘要

神经元高度依赖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PHOS)产生的ATP维持其结构和功能;OXPHOS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共同编码,受NRF-1和NRF-2转录调控。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元退行性变和凋亡有密切关系。刺激线粒体基因的表达、促进线粒体增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过表达HSP70也具有增强线粒体功能和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否通过调节线粒体基因转录参与神经保护尚无报道。我们发现汉坦病毒感染神经元可激活线粒体基因转录以及与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随后损伤线粒体功能并诱导神经元凋亡;基因转染过量表达HSP70可以显著抑制病毒感染,提高OXPHOS基因及其转录因子水平,延长细胞的生存,由此提出HSP70通过调节线粒体基因转录和增强呼吸功能参与神经元保护的新的机制。本课题拟深化这一重要发现并通过体内外进一步验证。HSP70保护作用新机制的发现无疑会对神经元线粒体疾病的防治产生积极影响。

项目摘要

新生小鼠或大鼠实验性感染汉坦病毒(HTV)通常发生急性致死性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广泛神经元死亡,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该研究中,我们用生后72小时鼠龄的新生小鼠腹腔接种100 LD50的陈株HTV, 病毒感染后7至8天所有动物均发生致死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全部死亡。尽管病毒在动物体内的泛嗜性感染,感染和病变最突出的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元中观察到典型的病毒颗粒和病毒包涵体,显然病毒感染与神经元的凋亡存在直接关系。此外,HTV感染神经元诱导热休克反应和表达HSP70, 但这种反应在感染早期是延迟或缺失,缺乏或检测不到HSF-1表达,这与发病早期神经元凋亡的出现是一致的。应用病毒感染原代培养的新生小鼠或大鼠神经元, 其表现出的高敏感性和感染动态与动物模型中观察到的一致,神经元在感染后7〜8天死亡或凋亡。在此之前,早期诱导线粒体转录因子和线粒体呼吸链(MRC)蛋白的转录和表达增加,线粒体功能增强。而一些非MRC蛋白,如HSP70和Bcl-2,却不能够迅速诱导表达。最终,线粒体的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线粒体膜电位损失,细胞色素c释放,激活Caspase,神经元发生凋亡。用可诱导HSP70真核表达系统转染体外培养神经元,上调HSP70表达,在随后的病毒感染中,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细胞的凋亡。同样,HTV可在原代培养的胶质细胞中感染和复制,并持续产生具有感染性的病毒,但并不引起感染细胞的死亡或凋亡。此外,在病毒感染后,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并早期和快速的诱导HSP70 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伴随着长时间的HSP70 mRNA转录,但不引线粒体转录因子和MRC蛋白的转录和表达的明显增,这可能增加了胶质细胞对病毒感染诱导凋亡的抵抗性。总之, HTV感染神经元直接介导神经细胞的凋亡,是新生小鼠发生神经系统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该过程涉及早期线粒体激活,随后MRC功能降低,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而HSP70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宿主抗损伤因素,在该病发病过程中直接参入了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和抗凋亡功能,但该反应在新生鼠神经元是缺陷的, 不能够发挥有效的抗病毒和抗凋亡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4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DOI:10.3969/j.issn.1008-0805.2022.07.18
发表时间:2022
5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7-6948.2019.05.044
发表时间:2019

杨守京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271186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270290
批准年份:1992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770664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Hsp70参与调控真菌漆酶基因转录研究

批准号:3187006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肖亚中
学科分类:C0104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生物钟基因Clock转录后调节作用对线粒体功能和衰老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批准号:3187118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钱睿哲
学科分类:C110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FKBP51在糖皮质激素调节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蛋白转录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批准号:3156027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杜静
学科分类:C0901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心肌缺血损伤及保护的新机制-线粒体miRNAs的作用

批准号:8140027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周程辉
学科分类:H020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