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汽交换特征同位素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91025016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赵良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秋,赵亮,周茅先,杨永刚,尹力,李彩芝
关键词:
蒸散发森林生态系统水汽交换土壤蒸发氢氧同位素组成植物蒸腾
结项摘要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在区域水循环和生态系统水分再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对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组成(δD和δ18O)的测定不但在水循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结合植物生理生态特征、土壤条件、水汽通量及气象要素等要素,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汽交换特征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因此,本项目拟通过对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降水、土壤水(浅层/深层)、大气水汽及植物木质部水和叶片水等不同水体δD和δ18O的测定及对土壤蒸发水和植物蒸腾水δD和δ18O的模拟计算,结合土壤含水量、生态系统水汽通量、蒸散发、青海云杉叶片生理生态特征和气体交换特征及气象要素的观测,综合模型模拟计算,研究青海云杉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蒸发散的水分来源,并将生态系统蒸散发中植物蒸腾量与土壤蒸发量进行分解,明确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汽交换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干旱区生态系统水分再循环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在区域水循环和生态系统水分再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汽交换特征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本项目运用同位素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黑河源区青海云杉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δD、δ18O)的时空变化,阐明了森林生态系统优势植物(青海云杉、金露梅、珠牙蓼、针茅及豆科)蒸腾的水分来源,并将生态系统蒸散发中植物蒸腾量与土壤蒸发量进行分解,揭示了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对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率。本研究结果显示:1) 在黑河源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由于土壤蒸发、植物蒸腾及植物生理活动等过程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水体如植物叶片水、木质部水、浅层土壤水(5cm和10cm)及大气水汽的δD、δ18O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植物叶片水的δD、δ18O最高,土壤水和植物木质部水次之,大气水汽最负。与植物叶片水和大气水汽的δD、δ18O值相比,土壤水和植物木质部水变化幅度较低。大气水汽的δD-δ18O关系点均居黑河源区当地大气雨水线(LMWL)附近。植物叶片水的δD-δ18O关系点居LMWL的右下方,且随海拔的降低逐渐远离LMWL。土壤水和植物水的δD-δ18O关系点在低温(9月份)和高海拔处(2900m)居LMWL附近,而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δD-δ18O关系点随海拔的降低而逐渐远离LMWL。2) 黑河源区降水是土壤水和植物蒸腾水的主要来源,且植物蒸腾的水分来源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季节和海拔变化。如草本植物90%以上的水分来源于10cm以上的土壤水;青海云杉在湿季高海拔区(2900-Sep)利用整个土壤剖面的土壤水,在旱季高海拔区(2900-Jun)主要吸收表层土壤水;在低海拔区如2800m和2700m分别吸收利用10cm和20cm以下的土壤水;金露梅在湿季利用浅层土壤水,旱季利用15cm以下的土壤水。3) 在青海云杉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蒸腾对蒸散发的贡献因季节和海拔的不同而有差异。植物蒸腾对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在51%~86%之间,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土壤蒸发对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率在14%~48%之间,且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对生态系统蒸散发的贡献率在冠层和近地面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说明在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蒸腾是生态系统水分损失的主要方式,植物蒸腾水汽是生态系统蒸散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赵良菊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黑河流域上游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9102501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赵传燕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风送水汽流变化中的黑河流域地-气水分交换过程研究

批准号:4077100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可丽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黑河流域上游青海云杉林蒸散特征及其耗水机制研究

批准号:9102501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常学向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4

黑河源区水汽内循环对当地降水贡献率的同位素研究

批准号:4157102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赵良菊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