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相衬成像可获取弱吸收生物体内部的高清晰细微结构图像,将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的主要障碍是缺乏经济适用、移动灵活的小型X射线相干光源,而几十kA级的小型X箍缩装置很有可能成为这么一种X射线源。本项目开展小型X箍缩辐射特性及优化研究:对不同实验条件(驱动电流及负载丝材料、直径、交叉角)的X箍缩辐射X射线、点源源斑、动力学过程进行诊断研究,以实现电流参数与负载参数匹配,获取高品质(纳秒脉宽、高强度、微米级点源、单点源)的软X射线辐射点源,并将其应用于弱吸收样品的相衬成像实验。对X箍缩辐射特性的诊断包括:① 辐射X射线的时间分辨诊断,获取X射线随时间分辨波形、功率、产额、能谱及变化规律;② 点源的空间分辨诊断,获取点源数量、分布、尺寸、形状及变化规律;③ 动力学研究,获取X箍缩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及其对辐射的影响规律。项目的完成将可能为生物医学成像提供重要的研究工具,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X射线相衬成像是一种基于X射线波动性的成像技术,在弱吸收生物体成像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研究小型X箍缩装置(X射线源)的辐射特性及其相衬成像技术有着重要意义。.本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 研制了小型X箍缩装置PPGX-2。输出电流峰值110kA,脉宽60ns。.2. 对小型X箍缩负载与电流的匹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当负载质量较小而驱动电流较大时会发生“二次箍缩”的现象。基于“雪耙模型”分析了负载线密度m0与丝径R0对X箍缩出光时间的影响,发现出光时间正比于m0R02。 .3. 对小型X箍缩X射线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负载与电流匹配的条件下,X箍缩辐射的X射线脉冲为亚纳秒级单峰脉冲或重叠的双峰脉冲,相应的X射线点源为单点源或距离很近的双点源,点源尺寸在10μm左右。X射线总能量在0.1J ~ 1J量级,其中60%~70%为光子能量小于2keV的软X射线。.4. 基于小型X箍缩X射线源进行了相衬成像技术研究。通过改变源-物距离与物-像距离,对弱吸收生物体(蚂蚁)和生物的弱吸收软组织(鸭翅关节)进行了定性的实验分析,对聚乙烯毛细管进行了定量的实验分析。通过计算边缘可见性,表明应用X箍缩进行的X射线成像变化规律符合类同轴相衬成像的理论公式,利用PPGX-2拍摄的图像确实是类同轴相衬图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Ultrafine Fe/Fe_3C decorated on Fe-N_x-C as bifunctional oxygen electr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Zn-air batteries
小型Z箍缩等离子体装置辐射特性的试验研究
Z箍缩中非热电子韧致辐射特性研究
Z箍缩等离子体X光辐射能谱的数值模拟研究
高功率Z箍缩内爆、辐射特性及其脉冲功率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