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冰川演化一直是第四纪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研究的难点。近年来,CRN、OSL、ESR等可对冰川遗迹进行精确定年的测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第四纪冰川研究进入了技术定年定量分析研究阶段。西昆仑山地区是昆仑山现代冰川最发育、最集中的区域,在第四纪全球性冰期与间冰期旋回中,该区冰川曾有较大规模的进退,在山谷、山间盆地与山麓带均保存有丰富的冰川作用遗迹。我们将综合运用CRN、OSL、ESR等测年技术对冰川作用遗迹进行定年,确定该区古冰川的发育时序、规模与性质;检测特定地貌部位是否保存有MIS3中期与YD冷期的冰进遗迹;在详尽野外测量的基础上,应用GIS空间分析软件制作冰川演化的DEM演示图,重建该区第四纪冰川时空演化史。该研究可填补技术定年研究阶段本区第四纪冰川研究的空白,为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增添新的内容,同时对全面了解该区第四纪环境演变、重建该区古环境以及研究高原隆升等均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在该项目的资助下,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与进展:①应用OSL测年技术对阿尔泰山喀纳斯流域的冰川沉积物进行测定,结合已有的年代学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喀纳斯流域保存有小冰期、新冰期、末次冰期晚冰阶(MIS2)、末次冰期中冰阶(MIS3中期)、末次冰期早冰阶(MIS4)以及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的冰川地形。②应用OSL与ESR测年技术对天山博格达峰南坡与西南坡的冰川沉积物进行测定,OSL测年结果显示,冰碛物存在曝光不完全的缺陷,冰水沉积(沙质透镜体)比冰碛物更适宜应用OSL的SAR测年技术进行定年。博格达峰南坡与西南坡保存有小冰期、新冰期、末次冰期晚冰阶(MIS2)、末次冰期早冰阶(MIS4)以及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的冰川地形,是否有更老的冰川沉积有待进一步研究。③完成了西昆仑山地区(崇测冰帽区、里田河流域、泉水沟流域、大红柳滩附近)冰川地貌的野外考察,进行了地貌填图与相对年代的划分。并根据冰川沉积地形及其风化与接触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样品采集。目前已基本完成样品的靶样制备工作,因国内不具备样品测定条件,故测试分析有些滞后,申请人将按照计划书中设定,于近期在美国Purdue大学完成测定。待获得年代学数据并结合已获得的野外考察资料,将获得西昆仑山地区第四纪冰川的演化时序、规模与性质等研究结果。上述数个地区的研究工作(阿尔泰山、天山、西昆仑等)可为全面了解西风环流区第四纪冰川与环境演变提供基本信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基于循证实践的腰痛康复治疗国际指南解读与启示
X射线晶体结构解析技术在高分子表征研究中的应用
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研究
西昆仑山的第四纪冰川演变与气候变化
喀喇昆仑山塔什库尔干河源区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古气候研究
达里加山地区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年代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