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耳草属物种多样化的宏观进化格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7056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徐晓婷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付饶,梁乾隆,王鸣程,王则夫,钟琳玲,王田静
关键词:
进化时间宏观进化植物多样性地理分布生态位分化
结项摘要

As a biodiversity hot spot, alpine mountain ecosystem in Northern Hemisphere harbors high species richness and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Saxifraga is a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 of alpine ecosystem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is genus contains ca. 440 species which displays notable diversity 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By combining a large phylogenetic tree including over 95% species with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for each species, we will aim to discover the macro diversification patterns of Saxifraga. We will address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1) Using the age-range correlation to infer the main drivers of speciation among alpine regions of East Asia,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2)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rang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topographical complexity and age for Saxifraga? Will the large species range promote species net diversification? (3) Test the evolutionary time hypothesis and evolutionary speed hypothesis for the species diversity difference among clades by examining the clade diversity-age relationship and the clade diversity-evolutionary rate relationship, respectively. Our research will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role of speciation, extinction and dispersal in the species 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diversity conservation under climate change in the Alpine mountain areas.

北半球高山山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对气候变化敏感,是物种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虎耳草属约含440个种,物种数量多、形态特征变化大,是北半球高山山地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化十分活跃的典型代表类群。本项目拟采用宏观进化和宏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获得比较完整的虎耳草属系统发育树、物种分布数据库和物种形态特征数据库,进而(1)分析物种分化与分布的关系,阐述不同地区虎耳草属物种分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建立虎耳草属物种分布范围与物种形态特征、地形和分化时间的关系,阐明影响物种分布范围的主要因素以及物种分布范围对对物种分化的影响;和(3)分析不同分支物种多样性与分化速率和分化时间的关系,验证物种多样化的各种进化假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对揭示物种分化、扩散和灭绝过程在高山山地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形成中的作用及不同地区物种多样性差异产生的原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高山和极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类群虎耳草属为研究对象,基于包含356个虎耳草属物种(物种覆盖度约为85%)的系统发育树,结合生态环境数据和形态特征数据,采用谱系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该属的物种形成模式、地理分布范围和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开展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本研究发现在物种分化初期,分布范围重叠度和不对称性变化范围很大,但随着姊妹物种对分化时间增加分布范围重叠度和对称性都下降,出芽物种形成和隔离分化可能是物种形成的主要模式。姊妹物种对之间的气候生态位的重叠度最低,但横断山区分布的姊妹物种的气候、土壤和地形的分化程度显著高于阿尔卑斯山地区,复杂的生态环境对物种形成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横断山区物种多样性性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2)虎耳草属的物种分布范围与物种分布最低海拔、植株高度显著正相关,花序复杂、花瓣有斑点及花期较早的物种分布范围更大,这些性状的演化可能与虎耳草属物种分布范围的扩张和物种的快速分化有着重要的联系。(3)将研究类群扩展到虎耳草目,发现净多样化速率是影响虎耳草目不同科的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全球变冷背景下温带类群的快速分化可能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DOI:
发表时间:2020

徐晓婷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0238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40046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宏观进化机制

批准号:3147056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志恒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虎耳草科虎耳草属石荷叶组的分类学研究

批准号:3160015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卓欣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黑色羊肚菌复合群物种的多样化时空格局和演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3130002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杜习慧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虎耳草属山羊臭组系统演化研究

批准号:3097020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陈世龙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