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的环境效应及其微生物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186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姚槐应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昌勇,王文娟,黄莹,乔晓荣,张丽君,ColinCampbell
关键词:
土壤反硝化作用微生物生态茶园
结项摘要

本项目拟选取代表性茶园土壤样品, 在分析土壤反硝化作用强度的基础上,结合茶园施肥管理和土壤理化性质,明确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与氮肥利用效率、N2O排放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PLFA、M-TRFLP、 DNA-SIP、FISH等新兴测试技术分析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探讨茶园土壤生态系统中反硝化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明确反硝化微生物在茶园土壤中的适应机制,为正确评估和量化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的环境生态效应、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酸性土壤中的N2O排放与反硝化速率密切相关。茶园由于长期偏施氮肥,造成土壤酸化和N2O大量排放。本项目选择代表性茶园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研究表明,强酸性茶园土壤中N2O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反硝化作用。氧化亚氮还原酶(nosZ)的定量PCR分析表明,硝酸钾处理的nosZ基因拷贝数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强酸性土壤中N2O还原酶活性被NO3-抑制是导致N2O排放的重要原因。在施用氨态肥料时,DMPP和DCD两种硝化抑制剂均能有效抑制N2O排放和反硝化作用,其机理是主要通过减少NO3-水平来实现。在强酸性茶园土壤中存在大量耐酸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提高pH及添加底物均能明显增强反硝化作用速率,但是反硝化作用并非由单一关键因素决定,而是由多种非生物(包括土地利用和类型)和生物因素(硝化和反硝化菌)结合作用的结果。利用C2H2抑制法和15N同位素示踪法,定量分析了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茶园土壤N2O释放过程与pH密切相关。在对照土壤中,90%以上的N2O释放来源于反硝化过程;而添加石灰中和到pH7.0后,硝化作用所占的相对贡献远高于反硝化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姚槐应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茶园土壤硝化作用强度及硝化微生物研究

批准号:30671207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姚槐应
学科分类:C1512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不同年限草莓土壤反硝化作用及其功能微生物演替机制研究

批准号:4150133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黄莹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旱作覆膜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

批准号:4160132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董雯怡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根际土壤反硝化作用及其功能微生物演替机制研究

批准号:4160126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宁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