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中国南海柳珊瑚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0617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魏美燕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东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静,王冠海,王秀季,宋兴栋,陈文秀
关键词:
次级代谢产物抗菌活性化学多样性海洋真菌柳珊瑚
结项摘要

Natural products have proven to be rich sources of structurally novel and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that have become significant chemical entities for drug discovery. Especially, marine-derived microorganisms have proved to be a rich and important source of drug candidates. Therefore,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interest in continuing to explore bioactive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coral-derived microorganism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rogram is to continue to focus on our previous research of chemical diversity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a gorgonian coral-derived fungus Scopulariopsis sp. TA01-33 collecte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under the guidance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compounds and preliminary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will be also evaluat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developing new marine antibiotic drugs and lead compounds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天然产物为新药开发提供了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实体分子。特别的,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已经成为重要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新来源。近年来有关珊瑚来源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日益兴起。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在抗菌活性指导下,继续对一株来自中国南海柳珊瑚的海洋真菌Scopulariopsis sp.TA01-33 进行次级代谢产物化学多样性的研究,并对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初步探讨构效关系,为海洋抗生素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化合物基础。本研究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抗生素药物及先导化合物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项目摘要

天然产物为新药开发提供了大量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实体分子。特别的,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已经成为重要的药物先导化合物新来源。本项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海洋真菌中天然产物的分离鉴定、衍生物制备、抗菌活性评价及构效关系研究等工作,发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开发前景的活性分子。尤其是,从海洋真菌中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6个为结构新颖的萜类生物碱化合物;以邻氨基二苯甲酮或其苯环取代衍生物为原料,合成了10个4-苯基-2(1H)-喹啉酮骨架化合物和69个新喹啉酮衍生物;此外,还以天然产物(+)-sclerotiorin为原料,半合成高效获得了30个新的sclerotiorin胺类衍生物。本研究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抗生素药物及先导化合物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魏美燕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批准号:40906076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发左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共培养的两株柳珊瑚共附生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批准号:4150614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鲍洁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三株南海深海珊瑚礁碳酸盐台地链霉菌抗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批准号:4110613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黄洪波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西沙珊瑚共附生真菌表观遗传修饰及新颖结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发现

批准号:8167335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长云
学科分类:H340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