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化胁迫下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疏水性污染物的稳定性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7708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李发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咸德,关亮,夏凤英
关键词:
疏水性污染物稳定性多环芳烃有机矿质复合体土壤酸化
结项摘要

酸沉降导致的土壤酸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有机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酸化条件下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环境化学问题。本项目希望利用申请者在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与污染物相互作用方面所做的一点力所能及的探索性研究积累,通过污染土壤中有机矿质复合体的提取,结合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CLSM和三维荧光光谱等表征方法,初步研究作为典型疏水性化合物的多环芳烃(PAHs)在酸化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的物理化学行为。希望这一探索性研究工作能有助于理解和描述土壤酸化条件下有机矿质复合体微结构中难降解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可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变化。

项目摘要

酸沉降导致土壤酸化的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中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尤其是难降解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土壤酸化条件下的稳定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环境化学问题。本项目以US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为研究对象,运用土柱淋溶实验模拟实际的降雨过程,分析了红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及多环芳烃的释放特征,并对多环芳烃和溶解性有机质进行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作用下,红壤中有机质和多环芳烃均能被释放出来,模拟酸雨的pH值和淋溶量是影响有机质和多环芳烃释放的重要因素;通过污染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的提取,综合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微观表征手段和波谱学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作为典型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多环芳烃在土壤酸化条件下的释放机制,结果表明酸雨破坏了红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结构,使有机矿质复合体中的有机质和多环芳烃一起被释放出来,且酸雨对复合体中低环多环芳烃的释放影响较大,多高环多环芳烃的释放影响较小。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和描述土壤酸化条件下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微结构中难降解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可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变化。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李发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土壤中有机矿质复合体类型和形成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8870535
批准年份:1988
负责人:袁可能
学科分类:C1512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火炸药污染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TNT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批准号:4090303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黄擎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模拟增温对矮嵩草草甸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批准号:1107905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崔骁勇
学科分类:A3202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4

矿物对土壤吸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调控作用

批准号:2134700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舒月红
学科分类:B0605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