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铅酸蓄电池火法冶炼资源化过程中铅污染物生成、迁移与分布模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767003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7.00
负责人:黄魁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西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大朝,刘峥,冯振飞,董海丽,孟冠军,颜游子,朱坤,刘恒毅
关键词:
分布响应模型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迁移转化污染控制
结项摘要

Recycling of waste lead-acid batterie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made a grea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namely lead poisoning)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generation, transport and-distribution of predictions and response model for lead pollutants in the waste lead-acid batteries hydrometallurgical recycling process have not been reported.Therefore, based on recycling process of waste lead-acid batteries, this research program focused on the predicting and response model for lead pollutants in the recycling of the waste lead-acid battery paste throgh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 The program is expected to obtain the form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rule of lead pollutants in the waste lead-acid battery paste hydrometallurgical recycling process, At last, the program will establish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models for description of the releasing, formation and transport of lead pollutants in the environ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a theoretic basis for formation rule and pollution control mechanism of lead pollutants in recycling of waste lead-acid battery paste.

由于频发“血铅事件”,废铅酸蓄电池火法冶炼产生的铅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火法冶炼资源化过程中铅污染物生成、释放、扩散至周边大气环境的相关预测与响应模型还未见报道。鉴于此,本项目以废铅酸蓄电池主要组分铅膏为研究对象,基于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流程,采用现场实验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废铅酸蓄电池火法冶炼资源化过程中铅污染物生成、迁移与分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以期阐明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火法冶炼资源化过程中铅污染物的生成机制,探索不同冶炼条件下,铅污染物在周边环境分布特征及其响应关系,明确铅污染物的迁移输送途径,建立描述铅污染物释放、生成、扩散至周边大气环境的相关模型,利用相关模型对铅污染物进行预测,并与实测值对照,为深化认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火法冶炼过程中铅污染物的“生成”和“控制”的环境化学过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由于频发“血铅事件”,废铅酸蓄电池火法冶炼产生的铅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项目以经过破碎分选、脱硫预处理后的电动车铅酸蓄电池、家庭小汽车铅酸蓄电池的铅膏为研究对象,基于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流程,结合现场实验和实验室模拟实验,分析了废铅酸蓄电池铅膏火法冶炼资源化过程中铅、硫、氯等元素在冶炼前后组成、存在形式及变化行为,利用相关软件预测铅的相组成、相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和生成形态,深入探讨了铅污染物的来源与生成机制;研究了不同冶炼温度、不同冶炼时间、不同冶炼气氛、不同脱硫效果、不同预处理分选效果等因素在冶炼过程中对铅污染物生成的影响,通过归纳冶炼过程中铅污染物与温度、反应时间、气氛、硫氯含量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联,构建铅污染物生成与各因素相关耦合模型,揭示不同冶炼条件下,铅污染物在周边环境分布规律;在研究铅赋存形态与热稳定性的关系的基础上,项目组采用高温管式炉模拟火法冶炼回收铅膏,研究回收过程中铅在各个残留和排放渠道(排放气体、烟尘、管壁残留和回收产物)的分布比例,以及采用不同冶炼条件(冶炼气氛、冶炼时间、冶炼温度、铅膏脱硫率)下铅在回收过程中的含量和分布,研究了铅在火法冶炼过程中的迁移特性。项目组研究发现含有重金属的铅膏在进入冶炼炉后,其最终在冶炼炉各区域的分布比例与铅膏中重金属含量关系不大,而是与铅膏的回收处理工艺、冶炼条件以及冶炼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关系较大。通过项目实施,发表论文8篇,SCI检索2篇,申请专利2件,已获授权1件,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5人,在读研究生1名,培养了年轻教师4名,其中2名青年教师通过本项目的锻炼,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5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废铅酸蓄电池铅膏柠檬酸浸出转化规律及直接制备超细PbO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50804017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杨家宽
学科分类:E04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铅酸蓄电池的电极过程及某些工艺基础研究

批准号:28670081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江志韫
学科分类:B03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废蓄电池清洁再生铅膏预脱硫反应机制研究与过程强化

批准号:5157420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俊丰
学科分类:E04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含氯可燃固废典型组分中低温调质过程中二噁英前驱体生成与迁移机理研究

批准号:5160620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亚琢
学科分类:E06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