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体上的锗光子晶体激光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10703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武爱民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魏星,陈明,杨志峰,李浩,汪敬,仇超,梁岩
关键词:
微机械加工光子晶体微腔绝缘体上的锗
结项摘要

硅基光电集成芯片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2010年底IBM发布了除光源之外的硅基光电集成,硅基片上光源成为最后未攻克的难关。最新研究表明锗能通过引入张应变实现间接带隙向直接带隙的转变,而且锗是集成电路兼容的材料,因此该研究被认为是最可能实现硅基片上光源的方案之一,然而目前锗激光还远达不到实用需求,性能亟待提高。本项目创新的提出在绝缘体上的锗(GeOI)衬底上制备悬臂梁和悬浮膜等微机械结构,利用外力控制锗薄层中轴向张应变大小从而引起锗的直接带隙转变,进一步在锗梁或膜上设计加工高Q值二维光子晶体微腔,利用强限制光子晶体微腔的Purcell效应大幅度提高锗光源在通信波段的光增益,并研究外力调节应变对发光波长的调谐作用,实现CMOS兼容的光致发光的片上光源。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丰富GeOI材料在光子学的应用,为实现硅基平台的片上光源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项目摘要

硅基光电集成芯片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片上光源成为最后的难题。最新研究表明锗能通过引入张应变实现间接带隙向直接带隙的转变,而且锗是集成电路兼容的材料,因此该研究被认为是最可能实现硅基片上光源的方案之一。本项目在绝缘体上的锗材料上分别研究张应变和n型高掺杂对于锗发光的增强作用,进一步在掺杂的衬底上进行光子晶体和光子晶体微腔的设计和加工,通过研究能带结构和微腔模式分析,提高了锗微纳结构的发光性能,并且通过在不同位置的发光采样实现了对发光波长的调谐作用。本项目完成了光致发光的GeOI片上光源原型器件,既开发了锗材料的纳米加工方法,又掌握了锗材料实现直接发光的机理方法,为实现硅基平台的片上光源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项目执行期间发表标注本项目资助的SCI论文11篇,国际会议口头报告或海报4篇,申请专利5项,培养研究生3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2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基于LBS的移动定向优惠券策略

DOI:10.3969/j.issn.1005-2542.2020.02.009
发表时间:2020
4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7
5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18.07.019
发表时间:2018

武爱民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模板辅助离子液体电沉积锗和硅锗三维光子晶体的研究

批准号:5117406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赵九蓬
学科分类:E04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绝缘体上锗(GOI)纳米带应变调控机理及其MOSFET研究

批准号:6147409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成
学科分类:F0403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离子切割技术制备的绝缘体上锗(GeOI)材料缺陷的去除方法研究

批准号:6127410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轩雄
学科分类:F0406
资助金额:9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光子晶体和量子点的片上单光子源研究

批准号:6157519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许兴胜
学科分类:F0515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