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重要的木本花卉植物和资源植物。据申请者调查,现有1600余个中国牡丹栽培品种,在2000余年的栽培观赏历史中产生了丰富的遗传变异。由于许多品种间形态相似性较高、品种来源记载不详、同物异名与异物同名现象以及三大花型分类体系间存在争议,限制了牡丹品种的园林应用和科学研究。利用GenBank的植物DNA序列数据及生物信息学技术,设计开发新的DNA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研究构建利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中国牡丹品种的鉴定与遗传评价技术体系。进而,提出中国牡丹品种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策。本项目对促进牡丹品种鉴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推动中国牡丹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园艺植物遗传学、植物分类学、分子生物学、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比较基因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首次实验证实牡丹叶绿体基因组为母性单亲遗传,发现叶绿体基因组的高变区DNA序列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来源、稳定可靠的新的 DNA分子性状用于牡丹品种分类和鉴定。在牡丹品种分类方面,创新引入“核苷酸分子式”(纳米级微观标记)新概念,并与花形态特征(宏观形态标记)相结合,提出了对牡丹品种进行精确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增进了对牡丹品种微进化水平上遗传多样性式样的理解,对于中国牡丹品种种质资源的精确评价、集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鸡品种鉴定DNA条形码序列筛选与验证
中国柿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研究
中国对虾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基于cpDNA和SSR分子标记的紫斑牡丹栽培品种起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