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氦的氮、氟和氖离子的双电子激发态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097904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朱林繁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雯静,林梅,王友燕,任林茂
关键词:
冷却储存环双电子激发态双电子复合类氦
结项摘要

研究强关联体系的双电子激发态,可以加深对电子关联效应的理解及促进新的理论计算方法的发展。以前的双电子激发态研究集中于中性原子体系,而基于离子碰撞的双电子复合过程可以研究低或高电荷态离子的双电子激发态。而且随着离子电荷态的升高,相对论效应、QED效应会变得凸显,这方面的实验结果对于发展新的理论计算方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项目拟利用兰州新建成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通过测量类氢N、F和Ne离子的双电子复合谱,获得类氢的氮、氟和氖离子的双电子复合截面和类氦的氮、氟和氖的双电子激发态的能级结构,进而探索类氦离子双电子激发态的电子关联行为及相对论效应对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激发态的影响。

项目摘要

本项目利用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CSRm及其冷却器,开展了类氟的镍离子Ni19+、类氟的氪离子Kr27+和类磷的锡离子Sn35+的双电子复合(DR)和辐射电子复合(RR)研究,测量了Ni19+和Kr27+在低碰撞能区的复合速率系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Ni18+和Sn34+的双电子激发态的能级结构。根据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重新设计和研制了双电子复合实验的探测器,并对采集系统进行了升级。作为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上新开展的研究方向,本项目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且在研究中发现双电子复合实验是精细诊断兰州重离子储存环中离子束参数的重要手段。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5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朱林繁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U173213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10474089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874168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33220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1127429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9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类铍、类氟和类镁镍离子的双电子复合研究

批准号:U173213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朱林繁
学科分类:A3203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2

类氢、类氦铀离子与气体靶碰撞中K壳电子参与的双电子过程研究

批准号:10874188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于得洋
学科分类:A210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氖等电子序列高激发态结构的理论研究

批准号:19174014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王治文
学科分类:A2101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高能类氦重离子与单原子碰撞中炮弹离子K壳双电子变动过程研究

批准号:1167433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蔡晓红
学科分类:A2101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