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耐抽薹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为材料,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对其农艺性状进行观测,结合与功能基因有紧密的连锁EST-SSR标记,明确添加的甘蓝基因参与的生物学途径代谢过程,分析其对单体异附加系农艺性状的影响;利用SNP分型技术分析耐抽薹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中FLC同源基因来源、组成;利用半定量式RT-PCR对FLC基因在单体异附加系中进行特异性表达研究,阐明FLC基因对耐抽薹单体异附加系抽薹开花的影响以及同源基因间的互作;通过耐抽薹单体异附加系与不同基因型的大白菜自交系进行杂交,获得不同遗传背景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研究其抽薹性以及FLC基因组成、表达,评价FLC基因的遗传稳定性。该项目研究结果对了解大白菜(A基因组)与结球甘蓝(C基因组)基因间互作,利用结球甘蓝的优异基因拓宽大白菜遗传基础,创制大白菜新种质具有重要价值。
对耐抽薹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AC4生殖生长时期生长势强,分枝多,在叶形、叶色、叶表面特征方面不同于亲本大白菜和结球甘蓝,但总体更偏向于大白菜。AC4较添加结球甘蓝其他染色体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表现最耐抽薹。对AC4自交后代营养生长商品成熟期的株高、株展、叶片、叶球等性状进行观测,同时对其干物质、纤维素、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有机酸等营养品质含量进行测定,其自交后代的上述性状指标有较广的分布范围。该结果为多种类型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的获得,和开展结球甘蓝分子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奠定基础。. 利用797个EST-SSRs标记,以AC4亲本11-1、85-1和供试的7份商品种为材料,筛选获得了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多态性标记,并选取扩增条带清晰稳定的EST-SSRs标记进行功能分析, 建立其靶向基因的功能注释。利用已知靶向基因的功能注释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具有多态性的89个EST-SSRs标记,对AC4外源结球甘蓝遗传物质进行鉴定分析,AC4能够扩增出结球甘蓝特异产物的标记有BoE110、 BoE065、BoE388和BoE603。. 建立了能够区分大白菜BrFLC1、BrFLC2、BrFLC3、BrFLC5,与结球甘蓝BoFLC1、BoFLC2、BoFLC3和BoFLC5,共计8个基因的4对特异引物,能够实现对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中的FLCs基因来源组成进行鉴定。该内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号:ZL201310423234.2)。利用大白菜、结球甘蓝FLC基因的特异引物,对AC4的FLC基因来源、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单体异附加系FLC基因与亲本大白菜FLC基因大小一致,未见与结球甘蓝FLC基因大小一致的扩增产物。. AC4分别与抽薹性不同大白菜13-1、13-8、13-63、13-82杂交,在杂交后代中筛选2n=20,2n=21的植株,并对其体现抽薹性的现蕾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杂交组合后代中,2n=21的植株均较2n=20的植株现蕾期晚6-13d。可见不同大白菜遗传背景下,由于外源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的添加推迟了植株的现蕾期。AC4与不同抽薹性大白菜杂交组合中,获得的2n=20与2n=21的植株中FLC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且没有发现与抽薹性变化一致的趋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计及焊层疲劳影响的风电变流器IGBT 模块热分析及改进热网络模型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的合成及细胞分子遗传研究
萝卜抽薹开花关键基因FLC/FT遗传特性与功能分析
大白菜晚抽薹基因精细定位及相关性状QTL分析
不结球白菜BcMAF1基因参与晚抽薹的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