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ISEE双卫星的磁场数据,获得了地球空间大尺度场向电流的时空分布、与行星际磁场、AL指数的相关性,在磁层亚暴期间的形态和变化。发现,场向电流主要集中的晨昏子午面和午夜前后,亚暴膨胀相期间的场向电流位于L小于10的近地空间,这有力地支持了亚暴膨胀相的近地触发理论和模型。约75%的场向电流发生在行星际磁场南向和极区地磁扰动时,且场向电流的强度和密度随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及地磁活动的水平增加而增大,这从观测上证实了场向电流与亚暴活动间的因果关系,证明了场向电流确实在太阳风-磁层-电离层间的电动耦合过程中,起了桥梁作用。此外,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还对亚暴膨胀相的对流减弱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场向电流的控制因素和暴时变化特性研究
载流子对电离层-磁层耦合场向电流的作用
偶极化锋面附近场向电流与场向束流特性研究
地球磁尾场向电流与夜侧极光活动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