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洞巢鸟在繁殖鸟类群落中的组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38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4.00
负责人:邓文洪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杰,郭冬生,周春发,杨科,郭楠,顾海峰
关键词:
繁殖鸟类群落组织功能初级洞巢鸟群落形成机制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初级洞巢鸟和繁殖鸟类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动物行为观测系统等技术和工具,结合群落形成理论、群落稳定性原理和竞争排斥原理,研究初级洞巢鸟的在繁殖鸟类群落形成中的组织功能和作用,探讨繁殖鸟类群落形成的机制及稳定性基础,分析种间关系对物种多样性分布模式和群落结构动态的调节作用。从新的角度探讨群落形成的机制和群落中的特殊成员在群落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补充已有的群落形成理论,为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初级洞巢鸟和繁殖鸟类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动物行为观测系统等技术和工具,结合空间分异与生物多样性理论、景观物种流原理及群落结构稳定性原理等,研究初级洞巢鸟对繁殖鸟类物种多样性分布模式和群落结构动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初级洞巢鸟作为“巢位贡献者”在群落组织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密度决定了洞巢资源的丰富程度,它们通过提供巢址资源产生了对次级洞巢鸟多样性的影响,从而对次生阔叶林繁殖鸟类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的的结构进行调控调控作用。得出的重要结果是,初级洞巢鸟密度及多样性越高,则群落鸟类物种多样性越高。初级洞巢鸟通过为次级洞巢鸟提供巢位,对次级洞巢鸟的多样性和密度有较大影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人为增加巢资源的实验验证了初级洞巢鸟对繁殖鸟类群落调控的重要作用。所得结论从新的角度探讨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异、群落中的特殊成员对群落动态的重要作用及物种多样性分布形成的原因,也为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邓文洪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次生阔叶林洞巢鸟类群落中的“关键类群”鸟类及其作用研究

批准号:3117040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邓秋香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巢贡献者对繁殖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的调控作用研究

批准号:30670343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邓文洪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中国多杜鹃寄生系统中杜鹃和洞巢鸟类的协同进化研究

批准号:3177245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梁伟
学科分类:C0401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海岛繁殖燕鸥科(Sternidae)鸟类对岛屿、巢区和巢位的选择

批准号:3127233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林清贤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