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取代聚乙炔是著名的动态螺旋聚合物,易于改变螺旋结构实现分子识别,有望成为重要的阴离子识别受体。阴离子识别在生物、化学、医学、催化和环境等科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阴离子识别的主客体化学已成为阴离子模板、选择性离子运输及离子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阴离子识别受体的设计合成是阴离子识别的技术关键,目前阴离子受体多为低分子体系,其结构缺乏可控和可调性;受体的信号报道基团单一,其选择性和灵敏度不高。本项目合成新型含硫脲和氨基酸的螺旋取代聚乙炔衍生物,利用螺旋聚合物具有三维空间立规结构,促进阴离子与硫脲形成多重氢键,提高其对阴离子的识别能力,通过氨基酸和功能取代基调控阴离子识别的选择性。同时将比色识别法与光谱及电化学等识别法耦合,共同提高阴离子识别的灵敏度,并探明阴离子识别机理。研究结果不仅在螺旋聚合物合成及结构调控的理论上有所突破,而且为开发阴离子受体的设计和合成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阴离子在化学、环境、生命、材料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阴离子识别受到极大关注。取代聚炔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质,脲/硫脲基的-NH是良好的氢键供体,可作为阴离子的识别位点,两者结合可制备出具有阴离子识别能力的聚合物受体。设计合成新型含有脲/硫脲基取代聚乙炔受体poly(1)和poly(2)、聚苯炔衍生物受体poly(3)、磺酰脲受体4、2-硫代乙内酰脲受体5和6,利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光谱(NMR)表征了单体和聚合物结构。聚合物受体poly(1)-poly(3)均溶于DMF、DMSO、THF、CH3Cl、CH2Cl2和甲苯中,受体4-6还可溶于CH3CN中。这些受体均能简便地通过裸眼比色法识别阴离子,当加入相应的阴离子后,受体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吸收峰产生明显红移或新吸收峰。核磁滴定和液相红外测试结果表明,受体识别位点是通过氢键和/或去质子化作用结合阴离子的。poly(1)和poly(2)与阴离子结合产生正别构效应,主链构象发生变化,使阴离子的相继结合变得更加容易。poly(3) 对F-有比色和荧光响应,对Ag+也有荧光开-关的识别能力,可以进一步用于ADP的检测。磺酰脲受体4和2-硫代乙内酰脲受体5对F-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强的识别能力,通过氢键结合形成摩尔比1:2的配合物。由于酚羟基OH和硫代乙内酰脲NH的酸性和形成氢键能力的差异,2-硫代乙内酰脲受体6 对F-的识别分为两个过程。受体6还可以在固态条件下作为检测F-的化学传感器,这种易于制备的氟离子检测试纸检测极限低至1.9ppm(1.9μg•mL-1)。研究结果已发表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项,为含脲/硫脲阴离子识别受体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手性螺旋聚(间亚苯基亚乙炔基)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
手性螺旋聚取代苯乙炔的合成及其膜的手性拆分机理研究
非手性调控主链构象的静态螺旋聚取代苯乙炔的合成及不对称催化性能
新型聚乙炔类螺旋聚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