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是一种特殊的物体,它同时具有知觉特征和社会特征。面孔识别中一个比较社会性的现象是本族效应(Own-Race Effect)。该效应指,人们对本族面孔的识别优于对外族面孔的识别。该领域主要的理论可以归为两大类:知觉经验模型和社会归类模型。后者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模型,得到的实验证据还比较少,现有的实验证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项目拟采用各种行为实验范式和ERP技术手段,深入探讨注意、加工水平、经验、动机、情境等认知和社会因素对本族效应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面孔识别本族效应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机制。本项目将深化人们对面孔识别尤其是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此热点问题的理解,加深人们对人类智能的认识,促进认知心理学在人工智能及社会领域中的应用。
该项目探讨面孔识别本族效应的认知和社会机制。该领域主要的理论可以归为两大类:知觉经验模型和社会归类模型。后者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模型,得到的实验证据还比较少,现有的实验证据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项目采用人类视觉搜索范式、经典面孔再认范式、注意分散范式、变化检测范式等行为实验范式和眼动、ERP技术手段,以正常成人、正常儿童、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注意、经验、动机、情境等认知和社会因素对本族效应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了面孔识别本族效应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机制。主要发现,在知觉早期,本族面孔更易吸引注意,在面孔识别阶段,加工本族面孔也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为社会归类模型中的注意假说提供了鲜有的有力支持证据;将被试与异族面孔分为一类,并不会提高对异族面孔的记忆成绩,反而降低了对本族面孔的记忆成绩,拓展了社会归类模型中的分类假设;并不是知觉经验越多越整体加工,而是与经验的类型有关,这为知觉经验模型提出的本族面孔是否要比异族面孔更整体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面孔所在的种族情境影响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对面孔的辨别力和上下半脸的眼跳。本项目深化了人们对面孔识别本族效应此热点问题的理解,加深了人们对人类智能的认识,促进认知心理学在人工智能及社会领域中的应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音乐训练促进面孔识别: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
社会情境影响公平感知和社会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
面孔认知影响社会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
社会认知的神经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