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优质牧草,由于独特的花结构和对传粉的需求,在我国传粉问题一直是制约种子产量的重要因素。在苜蓿传粉、授精及种子形成过程中,i)受环境因素、开花习性与昆虫活动情况影响造成的传粉效率低下;ii)受昆虫访花行为和苜蓿克隆生长特点影响造成的自花粉滞留;iii)自花粉在花粉萌发和受精过程中的生殖干扰;iv)自交比例的增高导致的子代居群遗传结构的变化等相关因素都可能对生殖过程产生负面效应,并通过加大生殖败育的风险对种子的产量和品质形成重要影响。故拟用传粉生物学和生殖生态学的相关方法,在对(1)花粉传递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2)繁育系统与自花粉的生殖干扰;(3)种子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明苜蓿的传粉机制和影响生殖败育的因素,探讨适宜的应对措施。为全面揭示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因素、种子生产区域的选择、花期种子田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不同海拔对藜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生理生态机制
玉叶金花的传粉生态学:不同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与生殖效应
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种子产量相关性状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不同海拔山育杜鹃"传粉生态型"形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