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病毒疾病是一类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牛的朊病毒疾病(即疯牛病)不仅是牲畜疾病,还可通过食物链传染给人,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对疯牛病的预防、治疗及其病理解析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针对黄牛易感染疯牛病而水牛不易的现状,结合我们对中国水牛几个群体PRNP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前期研究工作,提出中国水牛可能具有不易感疯牛病的遗传机制的观点。本项目选择目前国际上研究朊病毒疾病的两个关键基因(PRNP和SPRN),采用PCR、测序、电泳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中国水牛中与疯牛病致病相关基因的遗传机制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与黄牛特别是感染疯牛病黄牛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揭示两个物种间可能存在的遗传差异,从而探讨中国水牛不易感疯牛病的遗传机制。这些结果将对朊病毒致病机理的澄清提供有意义的线索,也对我国疯牛病的预防和抗疯牛病牛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朊病毒疾病是一类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中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牛的朊病毒疾病(即疯牛病)可通过食物链传染给人,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针对黄牛易感染疯牛病而水牛不易感的现状,我们首次提出“中国水牛可能具有不易感疯牛病的遗传机制”的假设。通过分析与疯牛病相关的PRNP和SPRN基因,我们发现水牛和黄牛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1)对于PRNP基因,水牛具有极低的对疾病易感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和单倍型频率,群体MK检验结果显示水牛受到了正选择的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水牛PrP蛋白对构象转变和聚集趋势均产生了影响,支持水牛不易感疯牛病的观点;2)对于SPRN基因,在编码区中黄牛群体发现了一个插入/缺失多态现象,但是在水牛群体中没有发现,这种多态可能与疾病易感性相关;另外,水牛SPRN基因的启动子活性显著高于黄牛;3)对于这两个基因以及转录后水平的表达,水牛PrP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黄牛,但是Sho蛋白显著高于黄牛。以上结果,均支持“中国水牛可能具有不易感疯牛病的遗传机制”的观点,为朊病毒疾病易感性和朊病毒生物化学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线索。研究成果发表论文4篇(SCI论文3篇),投稿中论文2篇,研究成果受到了媒体的关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中国水牛的遗传多样性并讨论其起源
不易感As动物脂蛋白脂肪酶及其辅因子抗As机制的研究
鸽子对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不易感机制的研究
中国及东南亚水牛类群的分子种质特征和遗传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