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管网系统基于管壁-生物膜-水界面交互作用的腐蚀机制与水质调控原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27802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张雅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许萍,孙丽华,汪长征,张丽,王杰,张艳焕,邹红云,鲁莉萍
关键词:
水质调控原理腐蚀管壁生物膜再生水界面作用微生物膜分子生态解析
结项摘要

The complicate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reclaimed water result in significant physi-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s in reclaimed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contributes to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and pipe corrosion thereafter.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ipe wall, biofilm and reclaimed water, and investigates the chemical corrosion and the biofilm formation and growth on the inner surfaces of pipeline. This study aims to illustrate the dynamic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s of corrosion scale and the dynamic formation and species transformation of biofilm, and to indicate the dominant water qulity to impact pipe corrosion and biofilm formation. This project devotes to illustrating the synergistic mechanism between chemical cossion and biological induced crossion, and to propose the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for corrosion control and feasible treatment processes water quality regu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ipe wall, biofilm and reclaimed water.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and promote fundamental support for the control of pipeline corrosion in reclaimed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再生水复杂的水质化学特性使得其在输配管网系统中发生剧烈、复杂的物化与生化反应,进而导致水质恶化和管壁腐蚀。本项目以管壁-生物膜-再生水之间的界面交互作用为基础,研究典型水质化学条件下管壁化学腐蚀与微生物膜生长过程,揭示腐蚀层形成的动力学过程与组成结构特性以及管壁微生物膜生成与菌群结构动态演变过程,明确影响管壁腐蚀与微生物膜生长的水质要素与限制因子,探索化学腐蚀与微生物腐蚀的协同作用机制,建立基于管壁-生物膜-再生水界面交互作用的管壁腐蚀控制技术原理、水质调控策略与适配工艺。本项目将为再生水管网腐蚀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与基础性支撑。

项目摘要

再生水复杂的水质化学特性使得其在输配管网系统中发生剧烈、复杂的物化与生化反应,进而导致水质恶化和管壁腐蚀。本项目在再生水水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再生水中腐蚀层形成过程与组成结构特性、再生水管网及管壁微生物膜生成与菌群结构动态演变过程,探讨了水质关键组分碳氮磷对腐蚀层、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腐蚀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了再生水中次氯酸钠消毒剂衰变规律及其对腐蚀和微生物控制效果的影响,开展了基于腐蚀和微生物控制的混凝沉淀工况优化等适配工艺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硬度和碱度的提高,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有效的保护膜而抑制腐蚀。当硬度和碱度达到200mg/L和120mg/L时,抑制腐蚀效果最好;拉森指数的提高加剧了金属的腐蚀,硬度越低其加剧腐蚀的作用越明显;磷酸根具有抑制腐蚀和阻垢的双重作用,其含量低于0.5mg/L时,可有效的抑制腐蚀,但其含量达到1mg/L时,由于钙氧化物无法形成保护膜而加剧了腐蚀。(2)再生水中的变形拟杆、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腐蚀锈瘤中的群落主要有变形菌门(44.36%),厚壁菌门(14.47%),酸杆菌门(7.78% )。表面层中铁氧化细菌 (主要是嘉利翁氏菌属)、硝酸盐固定菌(主要是固氮螺菌属)和硝化细菌 (主要是硝化螺旋菌属)丰度较高(6.42% ~9.62%);壳状层和多孔芯层中除了丰度最高的铁氧化细菌,还有铁还原细菌(3% ),壳状层中趋磁细菌丰度为0.2% 。(3)再生水中碳、氮、磷对腐蚀产物形态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同。如磷主要通过配位吸附与铁离子发生化合反应,而有机物则主要通过与氧化铁颗粒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反应,这是导致碳、磷对腐蚀垢中铁氧化产物形态转化过程产生影响不同的主要原因。在微生物方面,加入有机碳和正磷后,数量较多的菌种有infantis、acnes、dispar和veronii。在加入有机碳后,Bifidobacterium infantis(双歧杆菌)成为优势菌种,其占总细菌数的11.75%。(4)基于管网腐蚀和微生物控制目标,优化提出了混凝沉淀、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钠+紫外线联合消毒等适配工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张雅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给水管网腐蚀层中稳态水对管网水质影响机制及调控方法

批准号:5120835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赵鹏
学科分类:E1004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再生水生态储存的水质变化机制与调控原理

批准号:5113800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胡洪营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2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再生水管网生物膜促进与抑制交替作用下的生物-化学耦合腐蚀机理研究

批准号:5147823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管运涛
学科分类:E100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再生水地下安全储存的水质调控原理

批准号:51238001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霍明昕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