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根区交替灌溉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方式,而固定部分根区灌溉在实践中又普遍存在,对这两种局部根区灌溉(或称局部根区水分胁迫,Partial Rootzone Drying,PRD)方式下,水肥之间的耦合作用多集中于水氮之间的数量和空间耦合对氮吸收和残留、产量的影响。氮形态对植物的生长与抗旱性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交替、固定)局部根区水分胁迫下,不同的氮形态与氮供应部位(氮均匀供应、水氮同区、水氮异区)对植物干旱胁迫反应的调节及其机制缺少研究。本项目拟从激素变化、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形态解剖特征和植物生长响应等方面研究上述问题,阐明局部根区灌溉下,植物对氮形态与供应部位的生理响应及其机制,认识氮形态与供应部位对PRD下植物干旱胁迫反应的调节及作用机理,为局部根区灌溉水氮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干旱环境下植物水分利用特征及其适应水分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
干旱胁迫下植物水分利用高光谱响应机制及反演研究
草坪植物在土壤板结胁迫下根系性状的乙烯调节
杨树MYB家族转录因子调节植物干旱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