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阳江与外海地壳结构及地壳拉张减薄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605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5.00
负责人:朱俊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志强,卫小冬,黄海波,熊厚
关键词:
海陆联测拉张减薄地壳联合折射反射层析成像南海北部陆架
结项摘要

本研究利用最新海陆联测地震仪数据(OBS2010-L2),使用二维联合折射反射层析成像方法建立详细的华南阳江地区和南海北部陆架区地壳结构模型,并获得拉张减薄地壳的厚度和下地壳高速层的范围。利用陆上流动台站记录的海上气枪信号,使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地壳厚度的不确定性,同时对比南海北部其它深地震测线的地壳厚度变化规律,分析1969年阳江6.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与深部地壳结构特征的联系。利用单道地震和海底地震仪数据,对陆架区的沉积层,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和上地幔做联合速度反演模拟,获得可靠的浅部和深部结构信息。同时对全球典型火山型和非火山型大陆边缘做详细的比较,依据地壳结构模型和地壳厚度比率变化,建立南海北部陆架区的地壳拉张机制。

项目摘要

利用2010年在南海北部大陆架采集的多道反射地震数据和广角OBS数据,获取了与张裂有关的珠江口盆地的浅部结构单元。正断层和铲状断层分割着海南隆起带、珠3凹陷和神狐暗沙隆起带,这些特征暗示着大陆架地区的岩石圈伸展作用。从反射地震数据中影像到10-15公里宽的地堑结构,分布在万山隆起和北部断阶带内。广角OBS地震速度模型揭示了大陆架地区地壳主要由减薄的陆壳、分布在凹陷带上的与异常裂离有关的地壳和转换地壳组成。在不同地壳结构单元的地壳伸展因子是不同的,在海岸带地区拉张因子是1.4-1.6,在凹陷带内是1.6-1.8,在转换地壳上是1.7-1.75。纯剪机制控制着张裂-凹陷带的地壳伸展。张裂-凹陷带内的高热流模式和异常的P波速度结构揭示了侧向地幔流控制着大陆架地区的地壳减薄和拉张。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4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DOI:10.13930/j.cnki.cjea.181086
发表时间:2019
5

药品联合库存模式下的绩效优化研究

药品联合库存模式下的绩效优化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6

朱俊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00603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0145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海北部陆架区中段的地壳结构及拉张减薄机制研究

批准号:4150604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曹敬贺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东海陆架东缘至冲绳海槽南部地壳结构及拉张减薄机制研究

批准号:4160608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祁江豪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南海北部陆缘三维地壳结构研究

批准号:4100602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夏少红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海底地震记录的纵横波处理与南海北部地壳结构研究

批准号:49504055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阎贫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9.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