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是灾害性天气预警的重点,数值预报模式和天气雷达回波外推在这个时段的预报都不理想。现有的临近预报系统大多基于天气雷达观测,进行回波的识别、跟踪,并结合地形、下垫面或探空等进行外推,但无法对回波的生消、聚散进行有效预测。对流的发生发展,除了动力、热力条件外,水汽三维空间分布特征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观测手段和观测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对于实际观测的水汽时空分布对对流的发生发展到底有多大影响,以及水汽场和雷达回波场(雨水和部分云水)是如何配置的知之甚少。本项目旨在利用京津地区布设的高密度GPS水汽层析网,获取高时空分辨率(6分钟时间间隔,5公里左右空间间隔)的三维水汽场,应用实际观测数据研究水汽场与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消亡之间的关系,探索水汽观测资料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潜力,探讨提高临近预报和短时预报之间断层1~3小时预报准确率的科学依据和方法。
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是灾害性天气预警的重点,现有的临近预报系统大多基于天气雷达观测,进行回波的识别、跟踪,并结合地形、下垫面或探空等进行外推,但无法对回波的生消、聚散进行有效预测。对流的发生发展,除了动力、热力条件外,水汽三维空间分布特征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观测手段和观测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对于实际观测的水汽时空分布对对流的发生发展到底有多大影响,以及水汽场和雷达回波场(雨水和部分云水)是如何配置的知之甚少。本项目通过收集、总结典型暴雨个例,利用京津地区布设的高密度GPS水汽层析网和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三维水汽场以及雷达站点处的螺旋度等,研究了水汽、动力等与对流天气发生、发展、消亡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1、.利用气象公益行业专项在天津布设的高密度GPS网,建立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三维水汽层析系统,并利用探空、微波辐射计等对该系统进行了敏感性试验、检验和评估,取得良好效果;.2、.从水汽的点、面、体等不同角度研究水汽在对流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合天气雷达回波场(云雨水)和三维层析水汽场(气态水)分析2011年的几次暴雨过程,直观揭示出水汽在新生单体生成和对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在收集大量典型暴雨、强对流个例基础上,总结了暴雨预报在水汽、动力和能量等方面的判据,丰富了短时临近预报的手段和方法;.在基金支持下,本项目还开展了COSMIC掩星水汽数据产品的质量检验和应用研究,发现在低纬度地区上对流层存在的逆湿现象。.项目执行期间共发表文章8篇,其中SCI2篇,参加国际会议4人次,培养一名博士和一名硕士研究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网络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基于贝叶斯统计模型的金属缺陷电磁成像方法研究
基于近似L_0范数的电容层析成像敏感场优化算法
分钟级降水临近预报及其在泥石流早期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渤海三维水汽场构建方法研究
面向复杂云图变化的遥感降水临近预报方法及可预报性研究
利用雷达等资料结合临近预报和水文模式预报流域径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