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条件优越时尽可能快速地生长并占用资源可以提高植物的竞争力,而环境条件严酷(例如干旱)时保守的策略才有利于植物忍耐胁迫。理论上,从一种生存策略迅速调整到另一种策略的能力可使植物适应更广泛的环境;但在现实中,鲜有植物具有如此卓越的生态可塑性,相反物种进化的总趋势却是资源利用策略的专化。生态可塑性是否有助于分布范围扩展?本项目拟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同一位点上连续15年的植物样品,对比典型广幅旱生植物羊草和窄幅旱生植物大针茅的Ci/Ca(胞间与叶周CO2浓度比)- - 一个综合反映植物生存策略的指标- - 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检验广幅植物生态可塑性是否高于窄幅植物。同时设立控制试验,对比两种植物叶片结构、光合特征以及维持性消耗在水分梯度下的变异,以研究可塑性的可能代价以及两种植物在这些具体形状上的可塑性。在物理环境波动越来越剧烈的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植物适应"波动"的能力与分布区关系是有意义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内蒙古典型针茅-羊草荒漠草原土壤水分监测与校验研究
羊草十大针茅草原植物种间水分梯度利用及补偿效应的研究
大尺度气候梯度下克氏针茅种群分化和生态适应研究
羊草和大针茅群落土壤微生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及其对土壤碳库的反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