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用自建的高效碘标法制备的(131)Ⅰ标记抗胃癌单抗((131)I-MG7)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行放射免疫治疗(RIT)研究。10例用胃镜下瘤内注射(TISI);2例静脉注射(Ⅳ)、另2例TISI法注射游离(131)Ⅰ做对照。评估了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及肿瘤和器官的吸收剂量,并对疗效做初步评价。表明TISI法和RIT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及辐射剂量学均优于对照组,标记抗体在肿瘤内高剂量长时滞留。累积剂量平均高达7.0MBq-h/MBq,比胃、肝、骨髓等非靶高活器官高约20倍。未与肿瘤特异结合的放射性碘很快经快尿便排泄。446至918MBq(131)Ⅰ-MG即显示出明显的抑癌效应。IV法RIT瘤内浓聚量低;TISI法注射的游离(131)Ⅰ48h内即自瘤内流失。结论:TISI法RITT/NT比值高,对胃癌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下调SNHG16对胃癌细胞HGC-27细胞周期的影响
胃癌单克隆抗体导向硼中子俘获治疗的研究
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的化学研究
用金属放射性核素标记单克隆抗体的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