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识别协同作用的锌、铜离子荧光分子探针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0307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于明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郑州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任彩梅,张玉娜,高俊娜,张琳,李会强,袁聪
关键词:
双识别协同作用金属催化反应离子识别荧光分子探针
结项摘要

锌离子或铜离子可以催化一些有机分子发生酰胺水解、脱氢以及开关环等识别反应,还可以与荧光基团发生配位作用使荧光性质发生变化。本项目拟制备同时具有以上两种识别作用的荧光分子,作为锌离子、铜离子荧光分子探针。这种"双识别协同作用"荧光分子探针具有高敏感性、快速响应、高空间分辨率等特点。研究所合成的一系列"双识别协同作用"分子荧光探针的光化学传感与离子识别:基于对荧光探针激发态行为的荧光光谱研究,考察荧光探针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该体系的光物理行为和发光机制,监测锌、铜等金属离子催化化学反应,探讨其识别与传感的内部机制,为提高痕量金属离子的实时定量检测提供基础性的工作。

项目摘要

本项目对1,8-萘啶基团进行衍生,设计、构筑荧光传感探针分子。基于金属离子催化有机荧光分子酰胺水解、脱氢以及旋转抑制机理制备了双识别协同作用荧光分子探针,达到合成具有高敏感性、快速响应等特点的新型金属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目的。采用各种光谱、氢谱、碳谱、激光共聚焦、量化计算等系统研究了体系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行为,得到了:(1)金属离子对结构转变抑制作用和金属催化水解反应机理的“双识别”锌离子生物荧光分子探针;(2)金属离子对分子的旋转抑制以及离子置换作用的锌/铜离子荧光探针;(3)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的抑制作用的铬离子和铁离子荧光探针;(4)可见光激发具有不同反应速率的镍离子和铅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分子;(5)基于不同电子过程(MLCT和LMCT)的荧光化学传感分子。这些研究结果加深了分子结构与荧光识别性质关系方面的认识,对研究荧光探针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探讨其识别与传感的内部机制,实现痕量金属离子的实时定量检测提供了基础性的工作。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于明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双光子比例计量型锌离子荧光探针的构筑

批准号:20871066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何卫江
学科分类:B0702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寿命成像型锌离子双光子荧光探针的构筑与活体应用

批准号:2140110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张长丽
学科分类:B07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具有双荧光波长识别的分子“算盘“

批准号:20273020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田禾
学科分类:B03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具有双荧光波长识别有机分子“算盘”

批准号:20143005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田禾
学科分类:B030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